荆门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7|回复: 4

白云观简介

[复制链接]

1055

主题

2052

帖子

90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78
发表于 2025-3-26 16: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5-3-27 12:53 编辑

                          白云观简介
                              李勋明

    白云观位于荆门古城东北青龙山西麓,原为三皇庙,亦名太平洞、吕祖洞、白云楼。是荆门目前唯一一处集洞、台 、庙、楼于一体的宗教历史文化建筑。更重要的是它和后山青龙观同为一轴,上下呼应,升华古城左青龙护山,关锁古城水口(三河聚汇于前),所以,它是一座镇锁地脉的风水建筑。也是荆门古城目前唯一一处最具建筑艺术和文物价值的古建。特别是吕祖洞采用条石砌筑,雕以图饰。面宽13.3米,高9.5米,中设石砌拱门,宽4米,高4米,洞中端再设石门一道,深13米,内奉吕祖神像。洞内向右辟有耳洞,深约10余米。从台基至白云楼顶通高24.3米,视觉壮严,大气神圣,令人叹为观止。《荆门直隶州志·白云楼吕祖庙图说》中有文描其美景曰:“丛竹凌霄,孤桐蔽日,古藤蟠磴,杂卉荫阶,山水献秀于檐楹,楼台增辉于城郭。雅流消夏,士女游春,遂为东郊之胜境云”。
   白云观建于何时?先为三皇庙,后为吕祖庙,现为白云观,兴衰历史长达千年。根据乾隆版《荆门州志》和相关碑记:“吕祖庙在州城东青龙山下,旧有太平洞”,亦名白云洞,道教八仙中的吕洞宾曾经修炼于此,妙施布应,苍生感戴,香火连延。根据白云楼现存古碑记载,清乾隆51年丙午(公元1786年)春“适吕祖纯阳先师乩示修三皇殿之训”。州城“诸姓善众以为既蒙神惠,宜达神庥”,由陈延瑞等禀明知州高讳举批准拔银六十两,众善首又解私囊,修葺三皇殿,配以东西两楹,供奉三皇圣像(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黄帝)。砌筑洞府“内奉吕祖仙师”,刻联曰“灵窍豁开新洞府,良缘重话好沧浪”。
    嘉庆14年己已(公元1809年)前后,有王氏祖孙再行续修洞府,“先为洞,次为堂,又次为楼台”,结构皆以条石雕琢砌筑,面阔通高数丈。道光25年(公元1786年)年绅士赵枝华等筹资洞中辟窟,幽窈崎岖,深达十余丈,洞顶筑“斯台”,雕琢石栏环护,勒“卧云”二字,悉壮瞻仰。
    同治壬戍(公元1862年),曾任广安知府荆门名绅周瀚(字宝生)主持鸠工庀材,再于斯台之上修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两层阁楼,于楼下建招鹤亭。主体内置四根,外立八根六棱柱支撑,飞檐翘角,角挂铜铃摇曳。远望之,洞、台、楼鳞次栉比,白云楼遂成为荆门古城东麓之胜景!
    关于道教八仙中的吕洞宾,外号纯阳子,唐朝河中府永乐县人氏,生于德宗(李适)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懿宗(李催)咸通年间(公元860年至874年)中进士,当过两任县官、冀巢起义时(公元878年),他退隐南山。后来,在京城长安跟随鍾离权(即汉鍾离,也是八仙之一)修道,得道成仙。《宋史》说他精通剑术,一百多岁时,仍旧鹤发童颜,步履轻疾如飞,顷刻间可步行好几百里;他到处云游,曾多次去过湖北武当山九宫会扶摇子(陈抟)。民间也有不少有关吕洞宾的行藏和逸事的美妙神话。历代都尊奉他为纯阳祖师孚佑帝君,许多地方都建有吕祖庙或吕祖祠来祭祀他。荆门白云洞是供奉吕祖的庙宇之一。
    白云洞门石雕凿精湛,巍巍壮观,全用青石砌筑成台,称为“斯台”,“斯台”上修筑白云楼,楼体以四根六棱柱支撑,为歇山顶式两层阁楼,上悬“白云深处”匾额。步台登阁,俯揽城郭,西郊象山、白龙山、十八罗汉山、西宝山及城内外景观尽收眼底。明清时白云四周古树参天,枝叶婆娑,雾遮云袅,鹳鹤盘旋。每当秋高气爽,丽日黄色,远处西宝山顶夕阳余辉返照,落霞染红白云楼,衬托着山腰如火的枫叶,使人留连忘返。清代荆门州人汪焯写了一首《晚秋登白云楼》的七律,热情洋溢地吟咏了这种奇妙的境界:
散步东郊觅胜游,登临好上白云楼。
山微褪翠开新界,树渐摇红报晚秋。
四壁烟霞供啸傲,一庭芳草任勾留。
浮生未熟黄梁梦, 肯把韶光付东流。
另有一首赞美白云楼的七绝:
白云楼与白云齐,云影迷离日渐西。
举手仰攀群宿冷,荡怀俯瞰万山低。
周瀚《游白云洞》
洞口不知处,茫茫尽白云。
台空余鸟迹,碣老长苔纹。
塔影踞山起,钟声隔水闻。
倚栏看未足,归路已斜曛。
    二十世纪上中叶世事动荡,白云楼几经兵燹,颓废不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荆门县政府多次拔款修缮, 1960年4月白云楼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湖北省文化厅、荆门市人民政府拨款兴建前楼13楹,2004年白云楼文管所筹资续修三皇殿,白云楼逢盛世再现昔日之辉煌。
  

附: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白云楼图说》:
   〔吕祖庙〕在州城东青龙山下,旧有太平洞,亦名白云洞。乾隆甲寅、丙子间,先后辟洞、创建孚佑帝君庙。嘉庆间,州人以洞太狭,恢而大之,且欲建楼洞上,仅成石基,有故而止。道光乙巳,义士赵枝华捐赀倡首,龚国良等襄助,鸠工重修正殿三楹,规模宏敞,并补修前后云墙,而楼仍未及建。同治壬戌,绅士周瀚等就故石基上建层楼,楼上勒石为孚佑帝君神像,楼下建招鹤亭。
11.jpg

白云洞石刻联
灵窍豁开新洞府;
良缘重话好沧浪。
动中有静静中妙;
忙里独闲闲里参。
许占蓬莱最高阁;
时闻鸾鹤下仙坛。
洞前花落随风去;
山上云飞引鹤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52

帖子

90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78
 楼主| 发表于 2025-3-26 17: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6.jpg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52

帖子

90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78
 楼主| 发表于 2025-3-26 19: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 云 楼 记
                              李勋明
   
    荆门古城青龙山白云楼者,乃昔人奉祀三皇之地也,民间或传昔吕祖仙师修炼于斯,妙施感应,佑护苍生。
    有碑记曰:清乾隆51年丙午之春“适吕祖纯阳先师乩示修三皇殿之当训”。州城“诸姓善以为既蒙神惠,宜达神庥”,由陈延瑞等禀明州主高讳举批准拔银六十两,众善首又解私囊,修葺三皇殿,配以东西两楹,恭塑三皇圣像。砌筑洞府,“内奉吕祖仙师”,刻联曰“灵窍豁开新洞府,良缘重话好沧浪”。嘉庆14年前后,有王氏祖孙再行续修,“先为洞,次为堂,又次为楼台”,结构皆以条石雕琢砌筑,面阔通高数丈。道光25年绅士赵枝华等筹资洞中辟窟,幽窈崎岖,深达十丈余,洞顶筑斯台,雕琢石栏环护,勒斗大“卧云”二字,书法苍劲,悉壮瞻仰。
    同治元年,曾任广安知府荆门人周瀚(字宝生)主持鸠工庀材,再于斯台之上修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两层阁楼,主体内置四根,外立八根六棱柱支撑,飞檐翘角,角挂铜铃摇曳。远望之,洞、台、楼鳞次栉比,白云楼遂成为荆门古城东麓之大胜也!
    二十世纪上中叶世事动荡,白云楼几经兵燹,颓废不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荆门县政府多次拔款修缮, 1960年4月白云楼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湖北省文化厅、荆门市人民政府拨款兴建前楼13楹,2004年白云楼文管所筹资续修三皇殿,白云楼逢盛世再现昔日之辉煌,实为本土文化之幸也!
  嗟乎!荆门三台八景渐归湮没,小小白云楼,历经战乱人祸,风雨不摧,何其幸欤?乃洞台石之所固,仁政所护,民之所爱,神之所佑也。登临四顾,远瞩林峦,近俯楼阁,商贾万家,大厦林立,其价值胜过斯楼者有几?

                                     见2004年7月<<荆门晚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4

主题

926

帖子

3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41
发表于 2025-3-27 09: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修白云楼序

                摘自焦知云《荆门古碑》上册               

辑录  刘芳

   碑高0.4米,宽1.22米,青石质。刻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周汝楫撰。碑文阴刻楷书37行,满行15字,记叙重修白云楼经过,与《续修白云楼序》所言即一回事,但遣词造句多了些文采。其书法习承颜体,颇具功力。笔者1995年4月8日考察拓碑。碑嵌于白云楼北墙壁下方。
[原文]
   新修白云楼序
   木之美者其根必深,才之美者其质必厚。天下之根不深、质不厚,而欲其发荣滋长以成为一代之奇材,无是理也。然使根既深、质既厚,不有人培而植之,听其年置于荒烟冥漠之中,卒与草木同腐.抑可慨已!予以司铎来长林,冷署凄清,宾从稀少。性嗜山水游,凡名胜之地靡不携筇独往。觇山川之起伏,冈陵之婉蜒,以周知此邦之形势。东郊有白云洞,窈而深,隆然以高,上有台,基址巍然,石栏周回。土人为予言:昔人欲于此筑楼未果。爰与周君宝生议为创筑,以为风景之助,庀材鸠工,不数月落成。时维仲秋,风日清朗,迺偕汉阳诗人曹君右臣及宝生登临其上,远瞩林峦,近俯城郭,听清泉以无心,倚长松而发啸。快哉楼也!嗟乎!自有此台不知其几何年,昔之人既有志未逮,而后之游于斯者,皆莫能增崇而恢廓之,以极荆襄间之大观;徒令鞠为茂草,樵夫牧竖相与歌唱而上下;即地当名区,骚人词客接踵其间,亦无人为之感慨流连,俯仰兴怀;可知穷乡僻壤,抱异才而不得见知于时,以老死于牖下者,何可胜道!世无常何,孰识马周?千古所同悼也。然斯台也,沦埋数十年,终有宝生为之增崇恢廓,是知人特患无才,果有才,不患无人培而植之,特遭逢固有时耳。郭汾阳拔自谪校,张齐贤起自布衣,将见荆之人士必有崛起草泽崭然树立者,吾为斯台幸,更为荆人士贺也。予不敏,有负教士责,然文字之好,老而弥笃,愿此间菁莪棫朴之彦,登楼高唱,余将拭目而诵子安之序,读崔颢之诗也。
  古复周汝楫。
  同治四年季春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4

主题

926

帖子

354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41
发表于 2025-3-27 09: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芳心 发表于 2025-3-27 09:55
新修白云楼序
                摘自焦知云《荆门古碑》上册               
辑录  刘芳

登白云楼诗碑

                  摘自焦知云《荆门古碑》上册               

辑录  刘芳

  碑高0.8米,宽0.4米,厚0.12米, 青石质。刻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吕美璟书。碑文阴刻中楷书3列,每列9行,行8字。系田芸生登白云楼赋七律诗一首,罗厚瀛、吕美璟和七律诗二首。其书法清新遒健,为市内所见中楷碑刻中佼佼者。田芸生、罗厚瀛均无考。吕美璟,安徽人,清宣统二年( 1910年)任荆门知州。1995 年4月8日笔者考察拓碑。该碑原存白云楼处,现不知去向。有一首孔克学《白云楼》诗:“白云楼与白云齐,云影迷离日渐西。举手仰攀群宿冷,荡怀俯看万山低。”这是将第三首诗中的前4句改作为元末荆州学正孔克学的《白云楼》诗,并将第一首诗的首句“白云楼与白云齐”移作为首句,又将第4句中的“荡胸”改为‘“荡怀”。这是一个大笑话!因为元末的孔克学怎么会游历距他晚500年才修建的白云楼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原文]
  登白云楼
  白云楼与白云齐,登眺欣乘日未西。城郭弯环场圃小,峰岚掩映画屏低。荒郊路僻牧声下,老树阴清山鸟啼。洞在卧云幽静里,何年一鹤来此栖?
  宣统庚戌菊秋,鄘城田芸生题。
  
   田君白云楼原韵
  盤屈崇山绕郭齐,参天古木石桥西。一楼枫叶闲云锁, 双镜湖光野荠低。虚室已无仙鹤返,近窗时有水禽啼。尘劳不是邯郸道,聊逐钟声此地栖。
  庚戌九秋,皖松罗厚瀛学步。
  
  田君白云楼原韵
  一楼高耸与天齐, 云影迷离日渐西。举手仰攀群宿冷,荡胸俯瞰万山低。疏钟隐约隔溪续,倦鸟翻飞绕树啼。我欲锁缰全摆脱,相将襆被此间栖。
  宣统二年岁次庚戌季秋,皖旌吕美璟和并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4-4 08:15 , Processed in 0.06887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