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河院子河村九十九间屋维修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根据东宝区马河镇和相关单位委托,结合现场踏勘和相关历史资料进行设计。 二、设计理念:立求把建筑和文化内涵恢复至明朝时期,使之成为永久性文物和文旅亮点。
三、历史概况:根据主屋墙面所镶嵌砖刻文字记载,该屋分别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清嘉庆九年和康熙四十六年、续修至民国末年,前后跨越420余年。本次修复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恢复中轴和左一轴第一进;第二期恢复左二轴;第三期修复右轴。本次设计主要为中轴方案。
四、工程内容: 1、基础工程: A、对未倾斜的墙体补修加固,采取隐蔽防倾斜加固措施确定加固方案,置热镀锌方钢或角钢加固(见详图)。
B、新建墙体基础在老墙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下挖0.3-0.6米,采用60大放脚红砖基础找 平,图纸设计基础位置与原墙不符合,以原始墙基为准,+-0以下置400*240圈梁一道。基础清理后,应通知设计单位有关人员验槽,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C、基础开挖时,应使基础下的土层保持在老墙基础上,避免挠动。 2、墙体 A、未倾斜墙体尽量保留,于阁上采取隐蔽防倾斜加固措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加固方案),材料用热镀锌方钢或角钢,粉刷更新与其它墙同。 B、新砌的400厚青砖斗墙,内核采用75#机制红砖与青砖混合砌筑,确保外观与原斗墙一致,青砖由厂家定做烧制。 C、增修的原400厚土砖墙体,采用红砖水泥砂浆砌体,墙面石灰白水泥混合砂浆纸筋灰粉刷,外观立求外观与原土墙外观一致。室内踢脚20cm,刷青灰色涂料。 D、一进增修的240墙体,采用青砖砌体,外墙面清水白水泥勾缝,内墙面1:2砂浆纸筋灰粉刷,外观立求与整体内墙面一致。室内踢脚20cm,刷青灰色涂料。 E、内墙土墙面:石灰白水泥混合砂浆筋灰浆面墙面,檐口垛墙破损部分、雕塑、水墨画、彩绘修复。 F、南北外立面土墙面喷防渗漆三道。 3、屋面: 屋面整体下架,原屋架能用的尽量采用,屋面木制结构均为杉木,檩条、挂方按施工图制作,檩条直径16公分,挂方60*140,脊檩直径200,挂方100*160毫米,橼子100*30,门厅、客厅、堂屋、走廊、屋面铺200*100*11望砖,附屋采用水利硅钙板,素水泥抹平,1:2钢网水泥砂浆找平,一布二油防水,面铺小青瓦(水泥砂浆填实)刷黑。 4、地面: A、走廊及中厅、客厅、堂屋满铺400*400*18青方砖,防渗处理。(基础垫层素土夯实5公分垫层8公分C15砼),阶石采用900*600*150条石(根据现存天井阶石材料确定)人工面凿磨子纹。 B、附房地面素土夯实,内掺5%防水粉。 C、天井:根据现场清理情况,天井铺装能保留的尽量保留,不能保留的,基础清理,素土夯实,1-5公分厚细石垫层,无法修复的天井面铺600*300*30青石。 D、检修下水阴沟及地漏(根据清理情况确定维修方案),确保下水道通畅。 5、门窗: 原则上旧门窗能用尽量采用,不能用的仿照更换。考虑到修复后经营实用,新增了部分石花窗和木制窗户(详见门窗施工图)。 6、油漆: 所有檩橼及木制面刮桐油腻子,打磨、修补,再打磨,三油。接缝区用无纺布处理。门窗油漆均做仿旧处理,刷国漆三遍。 五、脚手架工程:墙体安全支撑后,满堂脚手架。 六、文化布置: 1、恢复明朝时期现状。牌匾字画、家具、腊像人物,均按明清风格设计。(详见附表) 2、飞垛维修修旧如旧。龙雕、照壁修复。所有檐口水墨彩绘均按原样修复。(根据檐口现存绘画确定修复方案), 3、全方位监控安装。 4、大门门厅须弥座按原须弥座样式定制。 七、水电消防:待使用功能确定后另行设计。 八、白蚁:白蚁防治。 九、防雷:按古建规范布置。正脊采用∅10镀锌布网,按规范接地。 十、其它:图纸标高以米为单位,其余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1、所有预埋件的钢板及其它型钢均采用HPB235。热镀锌壁厚3毫米钢材。刷防锈漆二遍。 2、施工图中所有构件尺寸与原房屋不一致时,除特殊情况,应按原构件尺寸施工。未详尽的说明详见施工图,施工中须严格遵照现行的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3、砼除标注外,基础垫层为C15,其余均为C25砼。 十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