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原长牧马,大道久亡羊                                       “平原长牧马,大道久亡羊”,这幅楹联是荆门出生的近代高僧持松法师在战乱期间所撰,其意境之深,至今让我们无法透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幅楹联足见持松法师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和思想境界,“平原长牧马”,字面上是平原上长久放牧马匹,而在战争语境下,则暗指国土沦陷肆虐,“长”字藏山河破碎之痛。“大道久亡羊”化用历史“歧路亡羊”典故,在这里则指国人在战乱中,需坚守正道,不可助纣为虐”。也是他“以宗教为盾、以气节为矛”的爱国立场的缩影。持松法师,一个坚守正道的僧人,一个有正气的僧人,一个胸怀天下的僧人!“平原长牧马,大道久亡羊”,这幅不朽之佳联,慧目高瞻,神思远虑,丕承洪绪,胜义云披,旷世千载,我辈仰慕,跃然而叹!       持松法师,法名密林,生于清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荆门沙洋李市镇青泥村人,六岁入学启蒙,攻读四书五经。十四岁时,父亲病逝,十七岁于沙洋铁牛寺出家, 1914年报考上海华严大学学习。三年期满后住持常熟虞山兴福寺。后又受邀任武昌洪山宝通寺住持、上海静安寺住持,并设佛学院,自任院长。1953年6月后任中国佛教协常务理事、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佛教协会会长。1957年先后率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尼泊、柬埔寨、越南。19641至965年随中国宗教界代表团访问日本、印度尼西亚,受到热烈欢迎。1979年5月,上海市佛协将其骨灰葬于常熟虞山兴福寺,建塔设纪念室于上海静安寺。所著的《华严宗教义始末记》等,为近代华严宗重要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