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1-11-23 16:26 编辑
关于对漳河新区规划建设的十条谏言 (供相关部门参考)
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漳河新区被公布后,立即在网上引来各种不同声音,主要焦点是担忧漳河污染问题。我想大家不必担忧,个人认为目前漳河新区的主要目标是推进西城区行政区域建设,没有谁敢去越漳河雷池。 个人谏言如下: 一、制定正确的百年不变的保护漳河硬性法规。以分水岭为界,禁止漳河库内开发岛屿,禁止水上游,保持库内原始状态,控制环库人口,适度扶持环库农业经济圈…。 二、做好舆论宣传,让荆门人真正了解漳河,认识漳河。(现在100个喊保护漳河者可能不到1人了解漳河现状和基本情况)。要让市民都知道漳河与城市发展休戚与共,保护那些,开发那些。让人民不再谈漳河色变,不让漳河再是悬在荆门人头上的一块石头,甚至反制城市发展和弃水立城。笔者根据漳河的利用率,断言随着社会的进步,100内漳河可能让西库退库还林,只保留明槽以东的东厍。 三 、高起点规划西城区和漳河分水岭外的区域功能建设。 四 、高起点规划利用好总干渠沿线的五个中小型闲库。(烂泥冲、车桥、乌盆冲、扬家冲、凤凰水库)。 五、补贴栗溪、马河两个乡镇农田不用化肥农药。禁止开矿设厂 六、拉通荆宜高速公路至漳河镇的大道,高起点规划沿线区域版块功能,为荆门城市后续发展开辟新空间。 七、城市取水口西移至漳河林场。让城市人口用水不再喝栗溪马河流下来的道子河。 八、 漳河大道和西外环路沿线水域面积规划应占五分之一 …。 九、避免重蹈掇刀大杂烩模式,勿将西城区又搞成行政机关与商业争地,房地产与企业争地…。 十、高起点建设一处城市人文主景,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灵魂,一个经久不衰的城市必然是工商业与文化产业同步兴旺,这些年荆门文化旅游产业搞匠少、谈匠多…,在城西高起点打造一处城市人文主景和文化旅游产业区应该是新区近两年重点施政方略之一。 荆门自南宋陆九渊筑城后已形成两次中兴,第一次中兴为清初舒成龙治州政绩卓著,(脱离安陆府升为省直隶州,辖远安、当阳二县)。第二次中兴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社会生产カ的发展,水路衰退,使历史上一些靠水吃水的城市发展滞后,荆门则依靠陆路的快速发展以及炼油厂等中央企业落户荆门优势,二次跃为省辖市(脱离荆州,辖钟祥、京山、屈家岭),成为自舒成龙治州后的第二次中兴。 荆门如何再创第三次中兴,永保区域中心城市地位?需要我们了解荆门的昨天,研究荆门的今天,才能高起点正确规划荆门明天。当今社会举世皆利,人心浮躁,漳河新区能否高起点良性发展,将直接影响荆门未来百年发展和与周边城市的区域竞争力。它需要高起点的超前规划,它需要真才实学的规划人才,更需要决策者的高瞻远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