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发展城区文化旅游业”为何只是口号? (2011-03-06 16:44:50)
闲话荆门城市发展(20评)
“突破性发展城区文化旅游业”为何只是口号?
记得傅德辉书记入主荆门之初,提出“突破性发展城区文化旅游业”,几年过去了,没见大的突破,让我们回头看一下历次关于城市文化旅游规划定位:
1、《荆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规划确定 “一心两区”城市空间结构。
《荆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城市空间定位:“努力建设鄂中区域中心城市、新兴特色工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城市”。
2、《荆门中心城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2005)》将荆门区域旅游形象定位为“荆楚门户,休闲之都--荆门,湖北最休闲的城市”,把荆门旅游空间结构规划为“一体两翼”,一体是城市旅游中心区,两翼分别是漳河风景区、圣境山景区。漳河景区作为本区旅游发展的大头,与中心城区一起带动圣境山景区的发展。
3 、2007年至2009年政府又组织知名权威单位分别编制了漳河、象山、东宝山、圣境山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近来又规划把扬竹河流域建成“荆门城市后花园”,把喜民园建成4A级景区。现在又提出“推进工业强市、现代农业强市、文化旅游强市和生态宜居城市”,不知后来者又捉出什么新口号。
以上一些提法虽然很新颖,仔细琢摸,具体措施却很空洞,其战略目光更是短浅,特别是“一心两区”缺乏超前预测力,目前城市发展就已经突破所谓“一心两区”,还用等到2020年?把扬竹河流域建成“荆门城市后花园” 提法更是本末倒置,扬竹河流域地处荆门城市东门,怎么成了“后花园”?前段时间欲把荆门定位体育运动休闲城市更是滑稽…! 现在荆门各种名目规划多多,可惜不是束之高阁,就是水土不适,或昙花一现,这几年政府用于城市建设和文化旅游方面的考察、规划、研讨、造势、接待等费用更是不菲,具体落到实处,大都不了了之,堪称一幕幕闹剧!就荆门城市而言,本届政府只能收拾任内残棋,加之部分决策人士忙于短平快项目,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城市工业与文化产业同步发展的差距还会拉大。 现在荆门文化旅游是谈匠多,搞匠少,一些官员也常把发展城市文化旅游业挂在嘴上,而无行动,实乃叶公好龙。荆门文化品牌早就有了,无须争论,怎样脚踏实地的去做,形成卖点。荆门地区的楚文化、三国文化、象山文化、道教文化等需要有载体来升华形成卖点。就城区而言,这些文化完全可以融入“三山一河”中打造升华,仅城西环荆门山108平方公里的一带一圈就可以布置无数景点。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化旅游业不能和工业同步发展,荆门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数十年内就会失去,更谈不上什么第三次中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