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09|回复: 0

忆先念同志三次视察五三农场

[复制链接]

1055

主题

2052

帖子

90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78
发表于 2024-10-31 19: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忆先念同志三次视察五三农场
                        周季方
      李先念同志与我们永别了噩耗传来,不胜惊叹,回忆往亊,倍感悲切。
      李主席是我的老领导人,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从鄂豫晥苏区转移到川陕边境,就是先念同志带领的红军战胜了军阀刘承厚,解放了我的家乡川东。以后我带领一部分农民,参加了革命。抗日战争中,我由华东调新四军第五师作鄂东地委书记,分区政委,直接在他的领导下工作。解放后在湖北武汉,又是他领导的。他不因我一时去开荒生产,下放劳动而有任何歧视,反而更加关心和爱护我。有人说我不计个人得失,心胸坦荡,我觉得我所以能在坎坷中坚持工作,是党的领导人始终的关怀、教育和鼓励,特别是先念同志对我的关怀,使我得到党的温暖,在任何艰苦曲折和困难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更好地为党为人民而工作。
湖北省国营五三机械农场是李先念主席提议创办的。当时先念同志担任中南局、湖北省及省军区领导职务,日理万机。他在百忙中,始终对五三农场的建设给予极大的关注。从拓荒建场,到解决各种困难,无不亲自过问。从1952年到1954年李主席调北京之前,三年间就专程赴农场三次,亲临指导,看望职工,使我们受到极大的鼓舞。每到建场的关键时刻,总是李主席给我们排忧解难,使我们永远难忘!1992年10月12日,我专程到红安瞻仰李先念主席的遗像和骨灰盒,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952年冬,农场正在开荒,处于极端困难时期,只有几个人,无钱无机械,全凭几把镰刀和几把锹挖地盖窝棚的时候,李主席决定将阳新农场和吕堰驿农场全部人员和机械调来五三农场,这大大增强了农场的力量。随之,1953年元旦过后,李主席亲自来农场视察。他只坐了一辆旧吉普,带了一个警卫员,直接到我们荒地和窝棚前叫我,方知是李主席来了。我们又惊又喜。幸有赵家坡一栋牛奶房奶牛未到,就把李主席安排在奶牛房暂住。李主席一一询问荒地的情况,水系的来龙去脉,职工的生活如何,开荒的面积多大等等。我回答向省政府报了五万亩开荒任务。李主席说:“你们不要受五万亩的限制,所有这里的荒地,全由你们开,国家需要粮食啊!东边有武钢作为国家钢铁基地,西边有你们农场作为粮棉油基地。我告知荆州地委支持你们,你们大胆地工作,有困难找我。要特别关心职工生活和同农民群众的关系。要把水系弄清楚后报告我。”
最后我说,职工和群众看病很困难,这里血吸虫特别多。后来李主席批准,把湖北革大医院的人员和设备,全部移至农场作为职工医院,同时拨了建院的全部经费。
1953年秋,李主席第二次来农场。这是场部已移至杨家峰盖上了草房,已开荒三万亩左右,并播种了二万亩农作物。接到省委办公厅电话,说李主席一人坐吉普车和警卫员来农场了,请派人负责安全。我们正在开会。我自己去路上接他,可是农场老掉牙的吉普车还没发动起来,李主席已到了。他把草房推开,看我们几人在一起,说:“你们农场也这多会呀?”刚坐下又说:“我们到地里去看看,边看边谈。”沿途他走在前面,为我们填土块过水沟,弄得我们不好意思。
我说:“我来,我穿的草鞋方便。”
李主席说:“这有什么关系,晒干就是了,你们成天同荒地打交道,比我辛苦,工人更辛苦,向他们问好。”
李主席经过高湖走小路,到月湖、陈家冲,看到很多丘陵荒着。
他问:“这怎么未开呢?”
我说:“平原还未开完,来不及开山丘。
李主席半真半笑着说:“你把这荒山卖给美国人,他们马上就要来开的。”
我当时答应立即组织力量来开。一句简单的话,表达了李主席强烈的爱国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热情,使我们久久不能平静。
这时牛奶房已经有奶牛了,我们请李主席住在新修的几间砖瓦房里,能吃点牛奶、鸡蛋和馍馍了。在那里住了两天,吃饭都是付款的。他生活简单朴素,找工人、干部谈话,也找了当地的群众了解情况。这次看到新开荒的土地上庄稼长得不错,荒地部分变成了良田,他很高兴。
他说:“不要满足现状,任重道远,农场要实行科学种田,培育良种,培育干部,办学校、训练班,作为推广技术的阵地;还要相应地建设工业,把农村变成城市,把农场建成公园,要大力发展多种经营。”
我说:“1952年冬,已在太子山上栽树五万亩,在一家岭种了两千多亩果树,需要一点资金。”
他回省后,我去找他,即拨了六十万元作为果园的专用款。这使农场果园得以发展。
当时李主席设想,把五三农场和沙洋农场合并起来,把京(山)、钟(祥)、荆(门)、天(门)、潜(江)边缘荒地一共约三百万亩,统统开垦出来,办成江汉平原上的粮棉油基地,并提议把华中农学院搬迁到荒原中心来,准备投资四百万元,把各系(专业)与农场的有关分场结合起来,办成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综合性农场。让我任场长兼院长。后因种种原因,此计划没有实现。
随着垦荒和建场的发展,大面积农田的水患,使垦荒者昼夜不安。根据李主席指示 1953年冬,派人到石龙过江——可以根治水患的地方——兴修水库。1954年春,正值汛期到来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4-4 07:47 , Processed in 0.05476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