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 门 古 城 简 介 李勋明 荆门古城始修于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陆九渊知荆门军,奏请朝延筑荆门城。周围长九百余丈,高一丈六尺,女墙高五尺(约折长2700多米,高5.3米,女墙高1.6米)。工程包括城墙两面砌砖、建角楼、增筑两个小门、挖护城渠、护险墙,共花三万串铜钱。宝祐二年(公元1254年)复修。明洪武初年,守御指挥使梅福改有块石重筑。周长985丈(3283.33米),城垛1212个,城门4个(东作门、西城门、北辰门、平泰门)。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改建条石墙基,每包修一丈(3.33米)长,拨粮30石,在学宫门前加筑南薰门。清乾隆十年至十五年(公元1745—1750年),州牧舒龙成捐银两千余两重新整修,改南薰门为凤鸣门。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又进行了一次修补,改平泰门为南薰门,对5处城门加裹铁皮。后又多次翻修加固。 清乾隆年间荆门古城的布局,州署设于城内制高点凤凰台上,形成以州署为中心的五门:东作门、西成门、南薰门(俗称大南门)、凤鸣门(俗称小南门)、北辰门。 六桥:板桥、文运桥、塔影桥、三眼桥、来龙桥、北门桥。 九街:(府前街、学宫街、后街、内集街、外集街、枣园街、土门街、三里街、水府庙街、十八巷。晚清到民国,街道名称略有变更,响井街(又叫对月街、紫竹街)、十字街、考棚街(也叫棚仓街)、乌盆厂街。人口3万余人,面积达5平方公里,街道总长6公里。三里街以买卖粮油为主,枣园街以买卖木料、柴炭、煤为主,十字街为主要商业区。原府前街划分为州东街俗称东门街)、十字街、州西街(俗称西门街);学宫街改称府前街,后街分为后街与关庙街;土门街以一道牌坊为界,北段为南台街,南段仍称土门街。均为石板路面。全城街总长4132米,宽度一般为5米(交叉口7米),城区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 民国时期1940—1945年,日军轰炸、侵占城区,房屋炸毁、拆毁大半,响井街、东门街、十字街、关庙街、后街、外集街和南台几乎荡然无存。城垣经1938年日军占领后两次拆毁,仅剩残缺的五门。抗战胜利后,城区街道虽有恢复,仍远未达到战前规模,到1949年,街道总长2066米。 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改造,扩建原有街道,随着城市发展又新建了一批道路,到1985年,全城道路总长62公里 荆门古城四门命名颇有讲究,北辰门和凤呜门寓龙腾凤舞,东作门与西成门寓东作西成。北辰门配属八卦坎水方,寓蛟龙遇水则活。东作门居八卦震雷方,配属春雷,寓求商贾兴旺。西城门居八卦兑泽方,配属天泽,意迎山接水。南薰门居八卦离方,配属为风,寓接纳祥瑞之气, [孔子家语]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薰门以此而名。 明清至民国时期的荆门城市功能划分为:城东商业作坊区,城西行政人居区。商业区则分布在城东一带,衙署、学宫及相应行政首脑机关均分布在城西。凤呜门至现公安局驻地南北一线为首脑机关区,因而建筑布局更为讲究,根据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记载:凤呜门外还建有龙门坊,左门额“腾蛟”,右门额“起凤”,正门前文运挢南设风水照壁以聚祥瑞,竹皮河下建二闸抬高水位与城内内泮水池遥相呼应,以活地脉。城门上修文昌楼,东竖魁星阁,西立文峰塔,以壮文风。从凤呜门内向北依次为:内泮水池、牌坊、棂星门、仪路、黉门、射圃、大成殿(文庙)、名宦、乡贤祠、明伦堂、儒学署等,一直延伸到首脑机关州署。这些建筑以白龙山为屏障,座北朝南,既占踞了州城来龙之正脉,又避开了冬季沿汉水槽南下贯入城区的强冷风带,其建筑布局集天、地、人和谐相与之大成。 民国抗日战争时期,为防止日军入侵快速疏散城内人口,1938年进行了第一次拆除城墙运动,日本入侵后又毁城修路,仅搞剩下了5个城门,解放后逐步倒坍。1959年改造工商街折掉东门后仅剩下南薰门和凤鸣门,前后修建了近900年的荆门城垣从此消失。 根据笔者实际丈量现存古城遗存,凤呜门城墙长30.04米,宽10.9米,城墙高含城垛高7.99米。城门门洞净高3.9米,净宽3.5米,门洞后部分净宽4.3米,净高4.3米,门洞中部设有闸口。现存南薰门城墙长25米,宽9.88米,城墙高度含垛墙高6米。门洞净高3.3米,净宽4.1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