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20|回复: 0

株洲老莱子墓捐碑

[复制链接]

1055

主题

2052

帖子

90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78
发表于 2020-8-20 16: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株洲老莱子墓捐碑
文   梧桐
   
    该碑刻于清同治十三年,即公元1874年。碑长 1130mm,宽400mm,厚60mm,碑题“莱子捐碑”四个大字阳刻,正文小楷阴刻,约373字。(见拓片图)
   碑文前言:
  “老莱子,楚人也,殁葬此地。乾隆间,向湘邨等捐石修土墓。嘉庆初年,宾南生、何云华等复修石墓□竖立华表,购置田业,□建墓庐。同治九年□火焚毁,宾牧村等再劝重修。……”。落款:“同治十三年冬月谷旦”。其后,有36名代表个人或族祠的人名和捐款数额。据统计:捐款总计为73.5串文。一串文为1000个制钱,亦称一吊或一贯。合计为73500枚方孔钱。

    碑文捐款名录中最多者为付虔丞,捐二十串文。他的名字排在最前列。最少者也有五百文,有五人碑上有名。估计是上碑扬名的底线。还有一个叫王云轩的人,碑上特意标明“共募捐钱拾串文”。可见其背后还有无数村民百姓捐款修墓。
     按姓氏捐款看,宾姓捐款人最多,有15人,约占42%。另外刘姓5人;言姓4人;袁姓3人;其他姓氏合计9人。这也与现在株洲荷塘区宋家桥宾姓者居多情况相符。
    此地何来“莱子捐碑”?
上世纪八十年代,据株洲文物工作者的调查考证:老莱子墓原位于株洲市荷塘区余家塅余家祠(现株洲车辆厂内)。座南朝北,圆形墓周,周长4.1米,中嵌祁阳石墓碑,中刻“古孝子老莱子墓”;側刻“清乾隆壬子年三月”(公元1792年即乾隆57年)。墓前有石华表一对。墓地面积达190平方米。距墓约1000米处,有古孝子祠,坐落于杉坡里。是一栋民居形式的土木结构房。面积300平方米。门额书“古老莱子祠”,左右有对联“灵钟楚国;迹继蒙山”。
    今天我们看到的“莱子捐碑”,当年就嵌于祠左壁中。
    1951年,株洲从原湘潭县撤镇建市。开始了共和国工业新城的建设,有火车拖来的城市之说。1958年,占地面积145万平方米,职工6400余人,年产5000车辆的株洲车辆厂开始兴建。它的厂址就在株洲宋家桥,即当年的余家塅、杉坡里和良图塅辖地。老莱子墓无可奈何,毁了。
    居住株洲车辆厂生活区的许盛梅先生,已到耄耋之年。据他的回忆:1955年他在市城建局规划科工作,参与了株洲第一个五年城市规划工作,曾经到过老莱子墓。见证过老莱子墓的原貌和销毁。拨乱反正后,许盛梅先生通过各种途径多次呼吁重建老莱子墓。
    2013年9月初,湖湘文化志愿者彭水明、黄祖康等联络当年参与株洲车辆厂建设的龙培和、许建梅老人,在老人的现场指认下,昔日余家塅余家祠中的老莱子墓原址,就在厂内经三路与纬一路交叉处,即总仓库与铸钢车间之间。当年一心为建设,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墓地与孝子祠等珍贵文物被毁于一旦。想到此,年逾八旬的龙培和许建梅倍感惆怅与惋惜。
    四十年后,仅存的“莱子捐碑”终于重现。1999年,荷塘区政协机关干部经过几个月的查访,当作 “四旧”而流落民间,腰身已经折断的石碑,在宋家桥杉坡里一袁姓村民的屋后找到。袁将其献于政府,至今保存于仙庾庙内。古墓虽去,捐碑犹存。这块饱经历史沧桑的捐碑,为解老莱子的隐迹之迷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4-4 07:48 , Processed in 0.0527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