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我们的家园――荆门“猴年马月”更上一层楼
(闲话荆门城市发展37评)
中国民间常用“等到猴年马月”来形容短期内无法实现的事。二0一六年为丙申年(猴年),我们将正式进入猴年。人,都是在希望中活着,在梦想中拼搏!我们终于等到了一个“猴年马月”。希望所有朋友猴年心想事成!
二0一五年荆门有两件事值得纪念,一是成功举办了爱飞客大会。二是新一届政府推出“打造江汉中心城市”,荆门人寄予厚望
二0一五年荆门也有一件遗憾的事,争高铁如火如荼,却仍然是末知数,荆门何时通高铁,是无数荆门人的迫切期盼!另外,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气侯影响下,银根紧缩,使不少高利率融资机构纷纷倒闭,不少超前投资者为债务所困扰,一些企业因资金断链而茫然。 “城市病”也在荆门显现,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给市民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房地产低迷,又招不来象炼油厂类的大商,可以预见猴年将是考验政府施政能力的又一年。
实话实说,荆门城市发展速度已明显低于周边襄阳、宜昌、荆州等地市,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弃水立城制约了城市良性发展。水穷生气不聚, “山主人丁,水主财”是颠朴不破的真理,笔者过去已阐述了很多。今天换个话题,谈谈我们荆门人的信仰。
提到信仰,当然要从宗教说起,世界上五大宗教能传下来就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儒、释、道三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得以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柱。历史证明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人民信仰程度就越深,休养素质就越高,就荆门而言,拾桥、后港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荆门的财赋地,那一带人的信仰就超过荆门其它地区。直到今天长湖边上的铁鞭古祠、小山寺、凤凰寺、东岳庙、黄歇庙等都是当地村民自发保护维修,有的一个村还保存有几个庙。拾桥、后港常出各类英才也许与其重信仰有关。
十几年来我在九龙谷陪了不少客人登山,发现江浙人和广深人到九龙谷基本上都要进庙膜拜一下,而荆门人100人当中大概只有约5个人进庙,有的人在庙里昂头挺胸背着手扫视一圈就走,有的在庙里还搂着情人打情骂悄,并直言自己是无神论者,不信这些玩艺,其正义之感溢于言表。我的印象中,十几年来进九龙谷参观的荆门官员中,只有一个向老子鞠了个躬,一个向孔子磕了个头。说到这里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庙里礼拜,至少你在那种场所不要显得不屑或说一些不敬之言嘛。其实荆门的象山、西堡山、圣境山(统称荆门山)是平原之山,其地气远优于山中之山。象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之山,已五十年无祭祀,老莱子乃道家始祖,荆门人只认其孝不认其道,这是荆门文化的悲哀。
好了,打住!
我们希望荆门高铁梦在猴年实现!
我们希望荆门猴年更上一层楼!
我们希望在把乡里人往城里迁的时候,决策者们不盲目跟风,把城里人往乡里引,守住田园,守住青山,守住乡村,守住历史,守住乡愁。为子孙后代留福祉!
荆门人不忌水之日就是荆门城市第三次中兴之时
(闲话荆门城市发展36评)
“占山得势,依水生财”是古人择居的先决条件,古今中外,上至国都下至村落选址,均选择在两河交汇处或湖海边。即使贫民百姓建房也必须在屋场前挖一个水塘,弥补“水穷生气不聚”。因此,再好的地方,无水是废地,无水不聚人气,无水不聚财气。
通过谷歌卫视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临水而建,荆门周边的宜城、襄阳、当阳、枝江、钟祥、沙洋、荆州等城市,也都是河湖穿城或临水而立。唯我们荆门弃水立城。一座城市缺乏水域,不论你采取什么优惠政策,大商家是不会来无水可依之地投资的!这也是近年荆门招不来大商的主要因素之一。
建议一:漳河水位与荆门城区落差近二十米,可利用原周河抗旱渠向东引漳河水至竹皮河。调剂观音寺和鸡公尖两个发电站,在仙女山东开约一公里遂洞,于六0五地段筑一水库建电站,将两个电站每天发电下泄的水量调剂二组机组至竹皮河,使竹皮河每天增加近5个流量活水,新建电站仍由漳河管理局使用。此方案比目前的所谓引汉济荆投资要小几倍,既解决了城市河道缺水亦增加了西城区水域。(附:漳河年平均入库水量8.3亿立方,年发电用水1.4亿,满负荷发电要6亿立方,年城市用水仅6000多万立方)
建议二: 北城、南城、东城区必须规划一定的水域!未来每个厂区至少要规划百分之十的水域!西城区要理直气壮靠近三个中小型水库临水而居,三库不能再闲置!城市向西必须推进到长江与汉水分水岭!竹皮河、浏河,分段建闸抬高水位!
目前,荆门城市弃水立城是硬伤,本人过去曾多次撰文论述,反复呼吁过,这里不再赘言。
荆门人不忌水之日就是荆门第三次中兴之时!
为"爱飞客"镇大手笔规划点赞
《闲话荆门城市发展35评》
荆门“爱飞客”大会即将开幕。前日去实地参观,看到那宽广的大道,广阔的停车场,纵横交错的飞行跑道,美丽的浮动码头......由于年青时在漳河度过,故对爱飞客大手笔的规划建设有特别感触。爱飞客镇临近漳河,水陆相依,环境优美,别具一体,实乃风水宝地。可以说,爱飞客镇将来即使转型,有这么好的大手笔基础,相信永远都是荆门城市的亮点。
“爱飞客”项目能够顺利进行,体现了决策者的胆识与智慧,从社区网上众多网民对爱飞客项目的非议和漫骂,可以看出荆门距合理利用漳河的路还很远!要每一个荆门人都认识漳河的时间还很漫长!二十多年来,在保护漳河观念误区下,前几任书记、市长均不敢越漳河雷池半步,只得望漳河而叹,望漳河而逃。使漳河沦为老处女,不能看,不能摸,不能嫁,导致荆门城市弃水立城,背离良性发展方向,也延误了发展机遇,这里不容赘言。
我们也为漳河新区和宏图决策者们的高效率点赞!
历史会为“爱飞客”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祝愿“爱飞客”大会圆滿成功!
希望更多人跳出盲目保护漳河观念误区,了解漳河,认识漳河!
当然,如何后续利用规划“爱飞客”更考验后来者的智慧。
“引汉济荆”应等到漳河退库还林之后实施
《闲话荆门城市发展34评》
“引汉济荆”项目是今年荆门政协人大督办项目,目前公布的工程总投资为 3.7亿元。在当前有必要拿钱去砸这个项目吗?难道号称中国第八大水库的漳河还养不起一个小小的地级市?
记得在今年的两会分组讨论会上,本人曾发言反对引汉济荆项目,理由是为时过早或没有必要。漳河水库总库容20多亿立方米,死水库容就有8亿多立方(死水都相当于4个长湖蓄水量),目前荆门城市年用水5000多万方。即使10年不下一滴雨,也很难把漳河8个多亿立方死水用完,(而10年不下一滴雨,估计汉江也会断流,可能吗!)。根据荆门地区历史降雨规律,大概每三年左右一旱,每三年左右一涝,漳河水库上游有2千多平方公里承雨面积总还可以补不少水吧。所以荆门市城市人口即使达100万,漳河也完全可以保证荆门城市用水。我们一定要科学正确的掌握漳河枢纽的客观数据,勿妄言漳河满足不了荆门城市用水。
另外,如果为了增加蓄水,关停鸡公尖和观音寺大坝两处水力发电站,每天可减少近5个流量流失。而每天抽5个流量引汉济荆要多少钱?是关停两个电站划算,还是抽汉江水划算?明眼人一看便知!
引汉济荆这个项目的出笼,也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不少人对漳河的盲目,荆门现在弃水立城也有这方面的因素。这就是我过去总结的保护漳河观念误区,(此处省去1万字)。当你走在街上,随便和一个市民或干部谈到漳河,绝对都会说要保护好母亲河,但是你问他漳河总库容是多少?有效水是多少?死水是多少?漳河枢纽工程占据了多少平方公里山林土地?荆门城市每年用漳河水是多少?每年农业用漳河水是多少?漳河每年需要多少资金来维护?是否知道鸡公尖、观音寺二个大坝下有发电站?每天下泄水量多少?可以说一万人中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来!有人一看到渠首闸放不出水了,就认为漳河干了,孰不知还有8个多亿立方蓄水,相当于4个长湖!!
漳河水库始建于1958年,举全省之力,10万人奋战7年建成,流域面积2980平方公里,淹没林田约200余平方公里,蓄水22亿立方米,原功能为农田灌溉,主要灌溉面积位于荆门境内。但是,从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由于要农民出钱用漳河水,不是特别干旱年,他们宁可打井取水,也不愿用漳河水。目前漳河主要功能仅供应荆门城市人居与工业用水,而每年所收水费远不能保证人工工资和工程维修,靠国家财政补贴上千万维持运转,那么将来省里一旦把漳河下放给荆门管辖,漳河将成为荆门一个巨大的财政负担。
如果漳河这笔庞大的水资源长期仅供应荆门城市用水,相信子孙们比我们聪明,他们会认真评估漳河资源,也许有一天会让漳河退库还林。其实,荆门城郊还有一笔近在迟尺的水资源浪费,分布在掇刀至漳河一线的烂泥冲、车桥、乌盆冲、杨家冲、凤凰五座中小型水库蓄水近7000多万立方米,自修建后均为闲库,没有发挥任何效益,令人痛心。按照引汉济荆设计方案,分几级泵站提水到荆门城区时也只有一个多流量,如果目得是为了补竹皮河水不足,若采用抽这几个闲库水补充竹皮河,投资和运行费用要少的多。
总之,关于引汉济荆项目,能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可行。如果要荆门财政拿钱,则等到钱无处用的时侯,可行。只要你了解了漳河,你会和我一样反对去抽汉江水。把3.7亿这笔钱拿来修“三环八射”城市道路、高铁和解决民生才是现实明智之举!
夯实投资环境是最好的招商
闲话荆门城市发展33评
今春以来,荆门有两大亮点,一是政府招商引资声势浩大,足以彰显新一届领导之魄力。二是市民为争高铁如火如荼,呐喊之声惊动朝野。其实,荆门把招商引资放在首位已历三届政府,却始终没有招来一家像炼油厂、葛州坝水泥厂一次性入驻几万人的大型企业!如果统计荆门近年为招商所付出的财力人力,数字一定惊人,有的甚至得不偿失!在一轮又一轮的强大的招商压力下,不少单位和干部为招商已是黔驴技穷,无计可施!
恕我直言,坊间议论荆门不缺资金,不缺投资商,缺快捷有效的行政办事机制。领导们每天坐在台上雷之狠之喊招商,真正落到实处,除了主要领导重视的项目外,到处都是“哼哈”二将。不信,那位领导扮一个普通商人去跑一个项目试试,你才会从中体会到办证之难,真是条条蛇咬人。下面列举我所见小小几例:
( 1)、关于修复白龙观、霖苍阁项目:城西白龙观、霖苍阁是荆门古城三台八景之一,历史上是州府祈雨祭龙神的场所,现遗有珍贵碑碣30余快,修复这处景点不论从宗教还是文化以及旅游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和东宝区民宗局的同志们好不容易说服沙洋一李姓老板无偿赞助200余万元修复,这样的好事何乐不为之。按理,任何单位没有理由不支持,更无理由阻挠。然而在报建过程中虽然林业、规划、土地等部门都给予了积极支持,最后由于某单位官员不配合,以种种借口卡在那里,致使赞助人愤而撒资,项目流产,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做好事也难啊!有人说西山林语有人阻止修复白龙观,我想西山林语没这么傻!“宁住庙前,不住庙后”,上有神居,当求之不得也,岂会阻之!
(2)、......。(略)
(3)、(略)
(4)、名目繁多的费用让人望而却步:领导们天天作报告要全力跟踪服务项目,其实是跟踪某些实权官员重视的项目,下属们也只能围绕实权官员们的好恶而操作之!否则倒霉不看日子。最近我调查了几个村镇还建房办证过程,村干部们感慨的说“政府要修还建房,村里活遭殃”,原来搞还建房也不容易:1、买土地费,2、平整土地费,3、规划设计费,4、环评费,5、可研费,6、地勘费,7、质拉费,8、墙改费,9、监理费,10、招标费,11、挡案费,12、给排水费,13、配电费,14、道路绿化费……。以上项目个个要钱,一个村镇还建房报建尚且如此,其它投资立项之难可想而知!
投资商拿钱买气受何日休!
特别值的一提的是近几年新生的一些所谓中介、招投标、财评等单位,幕后几乎都有官商利益链!不仅没有起到公正作用,反而更增加了投资成本。表面公平的背后多少暗流涌动!
整顿监理、招投标、财评等......势在必行.......
再回到正题,笔者认为改善投资环境,夯实城市硬件,与民生息,可能是目前荆门最好的招商。从国际国内发展大趋势看,牺牲环境追求JTP,非长远之计。用JTP 去衡量一个官员的政绩,是当地的劫难,也是官员的祸患。
君不见,南京折迁市长季建业,忌“建业”(“建业”曾是南京历史地名),在南京大折大建,违背天道、地道、人道,又违背自己人生运势之道,岂有不倒!……。
荆门向何处去,弃水立城是硬伤,忽视文化是面伤,盲目招商是创伤。相信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会顺应自然,顺应民意,有智慧让荆门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长远经济发展之路,历史不会忘记对荆门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