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泉水 于 2016-10-25 21:10 编辑
人 际 交 往 礼 仪 人际交往,是依赖语言,行为(姿势、体态、目光、表情、仪式、筵席)使交往双方都得到共同理解和进行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极其复杂的联系过程。因而,在相互交往中,双方都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是否符合社会习俗以及当时的环境氛围。 人与人之间即便有交往,就有礼俗。言谈、举止、行走、坐卧、食宿尽皆有之。 通观古今中外,凡有作为的人,都把言行作为必备的重要的修养。所谓食不言、睡不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坐有坐象、站有站象,就是古人的一些基本礼仪规则。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际工具,行为则是人的外在表现,因而注重语言和行为的修养,就是注重自己的形象。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亲友之间的交往、朋友之间的交往、工作之间的交往、生意之间的交往以及外出和旅游交往越来越频繁,不知交往礼俗,就会损坏自身形象。 古人见面礼仪: 在古代人们见面时候,熟识的人总要问寒问暖,寒暄一番。长久不见的熟识人见面了总要说久违。不熟悉的人见面攀谈时,往往会向对方请问贵姓?对方答道免贵姓周然后又问宝号或金字?这是问名,对方便答道贱字福全。听到对方姓名后,抱着手说:久仰、久仰或者幸会、幸会。古人不仅注重语言上的交往,而且在长期的交往中,还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肢体动作, 它进一步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体现出友善,博爱和尊重的美好品质。 跪拜 这是一种常见的大礼,这种大礼保留到了今天,只是人们轻易不会使用它。跪拜主要有长跪、拜手、稽首几种方式。 长跪 古人在室内地上铺上一张席子,进屋后先脱鞋,往席上坐,叫席地而坐。这种坐在席子上的姿态,和我们今天所说的跪一样,双膝并拢着地,臀部落在脚后跟上。伸展起腰和大腿,表示对他人的敬意,叫长跪。 拜手 如要表示更深的敬意,就要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起,叫拜手。拜手又叫拜首叩首。相当于后来所说的磕头。 稽首 比拜手更郑重的叫稽首,就是头俯伏至地,抱拳相握,左手按住右手。拜时,头先俯伏至手,然后拱手下至于地,头也随着俯伏于地。拱手至地时,手不要松开,手的位置在膝盖前,头的位置又在手前,拜首之后,要略作停顿再抬头。稽是停顿的意思。若连续做两次,叫再拜稽首,适用于大臣拜见国君时的礼节。人们喜欢双数,因而有两拜、四拜和四礼八拜。到了清朝,满人喜欢三、六、九,便出现了三跪九叩。无论四礼八拜还是三跪九叩,因人们不再席地而坐,行跪拜礼已不方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特殊情况外,已难得一见了。 另在拜上还有吉拜、凶拜和奇拜褒拜之别,吉拜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凶拜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奇拜是一拜,褒拜是两拜以上的拜。 揖 跪拜是坐着的时候所行的一种礼仪,揖则是站着的时候所行的一种礼仪。揖拱手为礼,现称作揖,是宾主相见的礼节。主客双方相见叫对揖,一个人面对许多客人的时候,要按左、中、右三个方向朝客人各作一揖叫遍揖。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揖礼时,双手相合,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性,行揖礼时,双手相合,推手平而致于前;同姓宾客,双手相合,推手微向上。 道万福 这是旧时女子的礼节,唐宋时候妇女与人见面时,双手手指相扣,放至右腰侧,弯腰曲身。以示敬意的同时,常常口道:万福。 现代人见面礼仪: 握手 现代人见面时普通礼俗是握手,握手时双方同时伸出右手,掌心靠拢相握并抖动,同时相互问好,时间可长可短,反复抖动则视为情意深厚。戴手套握手则认为其心不诚,瞧不起人。男女双方握手,女方主动伸手,相握片刻即可,否则会被认为失礼。 招手 熟人在街道上或马路上行走,由于相隔较远不便于握手时,双方便举起右手或左手示意并问好。 鞠躬 鞠躬是站立时的一种礼仪,鞠躬之前必须脱帽,摘除围巾、手套,双臂自然下垂。鞠躬有三种形式:一是低头曲腰九十度,一丝不苟,如同书法楷书,所以称为楷礼。二是低头曲腰四十五度,如同书法章草,就是一种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字体,所以称为章礼。三是最轻的一种,相当于我们平常听说的欠身,略微弯腰即可,相对随意,相当于书法上的草书,所以称之为草礼;敬礼敬礼时姿势立正,然后右臂带动小肘,手心向下举;默哀礼是在大型追吊活动中使用的一种礼仪;注目礼和举手礼这两种礼节也是在大型活动中的一种礼;拥抱接吻本属少数民族和西方国家礼俗;敬茶敬茶又叫上茶客来敬茶是中国人传统的待客礼;旱烟袋约六寸长,长的在1米5以上,烟杆越长,烟嘴;水烟袋一般是好家人家使用;马棒是旱烟袋的另一种,是罗汉竹制成,烟锅;迎礼。鞠躬原本不是礼节,只是身体微向前弯曲的方式表示自谦和敬意。鞠躬成为正式礼节,是国民政府首创。民国政府颁布的国民礼仪,用鞠躬代替磕头。晚辈见了长辈,或者下级见到上级,行鞠躬礼。 敬礼 敬礼时姿势立正,然后右臂带动小肘,手心向下举起,紧靠帽沿右侧。这种礼节适合于部队,警察和严肃而庄重的场合,一般是下级见上级时使用或警察纠章时使用。 默哀礼 是在大型追吊活动中使用的一种礼仪。这种礼节要求自然站立,双臂下垂,低头,时间一般是三分钟。 注目礼和举手礼 这两种礼节也是在大型活动中的一种礼仪。注目礼一般是军队使用,举手礼是少先队员使用。 拥抱接吻 本属少数民族和西方国家礼俗。但近年来在我国也逐渐兴起。 敬茶 敬茶又叫上茶客来敬茶是中国人传统的待客礼俗。敬茶要注意杯盘洁净,沏茶水要汤沸。茶不必斟满,故有茶七酒八之说,敬茶时手不挨杯沿,双手将杯托起,敬献到客人面前。头道烟,二道茶,是说烟要自己吸,闻别人烟味对身体害处大;茶要喝到第二次冲泡的才香气扑鼻,醇厚可口。奉烟,奉烟又叫装烟、上烟、敬烟是见面和待客的传统习俗,俗话有茶是抵门杠,烟是打门锤、烟茶不分家、无烟又无茶,客来无答萨等说法。因而,每当客至或遇熟人都要上烟。早些时候无现代香烟,均属私户自裁的烟,叫旱烟。凡会吸烟的人都有一只旱烟袋。旱烟袋多种多样。有铜制烟嘴和铜的烟锅。中间是打通的竹杆做烟杆,有短有长。短的旱烟袋约六寸长,长的在1米5以上,烟杆越长,烟嘴越长,烟锅越大。有的烟嘴长达20公分,烟锅长达18公分。烟锅下面背有一条粗筋,包至烟锅头口沿上,并突出0.5公分,便于吸罢烟后好磕掉锅内烟灰,烟杆上系着一个自制皮包,用于携带切碎的旱烟。水烟袋一般是好家人家使用。全属铜制,烟通过水过滤进入口中,对人伤害较小。 马棒是旱烟袋的另一种,是罗汉竹制成,烟锅类似鸡蛋,上钻烟窝,嵌上铜片,二面用铜皮的制作蝴蝶花样相包,烟嘴属铜的,烟杆共二十一个竹节。水烟袋和马棒所用烟切的很细。据说,吸马棒的人可成烟仙,吸到一定程度,吐出的烟雾就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翔。 迎客和让座 家有客至,必起身让座,是接人待物的起码礼俗。客人的坐位按照长幼,长者坐主席位置,一般是左手或上方,夏天应让至凉爽位处,冬天应该让至暖和位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