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荆门晚清名绅周瀚

0 / 628

652

主题

854

帖子

321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9
发表于 2023-1-26 09: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荆门晚清名绅周瀚      
                                      李勋明                                             
       今年是晚清荆门名绅周瀚先生逝世一百周年,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对荆门本土历史文化所作的贡献彪炳史册。 周瀚,名周厚躬,号宝生,亦号瀛海,生于嘉庆戊寅年(公元1818年)五月二十八日寅时,廪生,道光己酉拔贡,曾任四川长寿、南江、广安、成都、江津、通江、东乡、新密各州县知县同知衔及知州,殁于宣统辛亥(公元1911年)五月十六日,葬于西乡白石岩(即今九龙谷),享年94岁。     
       周瀚在兄弟中排行第五,故民间称他为周五老爷,今天在荆门城郊曾庙、金泉村一带仍有不少关于周五老爷的传说故事,如传周瀚在四川做官时曾经判错一件命案,称病暴亡,装进棺材连夜顺江漂流出川,逃回荆门,死后由七十多人抬到白石岩下安葬。为了弄清周瀚的身世,笔者曾多次到周瀚墓地踏看,其墓座辛向乙,背倚双龙峰,面对九龙珠,墓地由于被盗,仅遗有一樽石香炉。村民卢振生介绍,周瀚墓于一九五七年冬被盗墓者将棺材撬开一角,周氏后人知道后随即合棺进行了回填,由于棺材上填土较薄,至今在坟上用脚跺之还“嗡嗡”有声。墓前原来还有石碑一块,石蜡台一对,如今仅剩石香炉一樽。经村民卢振生指引,在附近一农户园林边找到残缺的周瀚墓碑,损坏严重,只有两边阴刻文字“清故先考周公讳瀚府君之墓”,“公官四川,生于嘉庆五月二十八日寅时,卒于宣统五月十六日,享年九十有四”。本市金石学家焦知云先生曾将该碑文拓后收录于《荆门碑刻》一书。      
        经村民介绍,九龙谷西北半山还有周瀚屋场一处,笔者去实地考察,该屋场位于高数十米的悬崖下,座西向东,占地约四百平方米,残垣断壁掩于林木,由于地面没有残存瓦砾,笔者推断为木架石墙茅庐,其庐独僻高峦一隅,实乃一处绝妙的高士隐居地。据周氏家谱所记,周瀚有二子生于该庐,即老二贻壬生于咸丰己未(公元1859年)寿24岁。老三贻泉生于成丰辛酉(公元1861年),寿45岁。可见该屋场修建于周瀚回乡为父守孝期间。另据周氏后人周忠斌介绍,周瀚在现荆门城区城建幼儿园和曾庙村净业寺等还有住房,周瀚为什么要选择这么多居住点,而且要到西乡僻壤去结庐呢?这大概与他家庭悲剧有关,且看他的家史:      
      《清史稿·列传》和周氏家谱记载,周瀚祖上本姓王,自明朝初年世居竹棚河,以诗礼传家,代有人才,亦号小康之家。然而到了周瀚祖父祖母于乾隆甲寅(公元1794年)相继去世后,旋遭教匪之乱,家景一败如灰,周瀚的父亲不得不过继外祖父为子,改姓周。周瀚父周玉衡自幼聪明好学,于嘉庆十二年中举,发江西,署会昌,授南康、调赣州。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升江西省按察使兼代理省布政使,总督吉安军务,不幸于咸丰丙辰(公元1856年)正月与两个儿子在吉安战乱中阵亡,被朝廷追封谥号“贞恪”。 咸丰帝还谕旨在吉安、南昌、赣州三府及原籍荆门建专祠供奉。荆门“周贞恪公祠”建于咸丰己未(公元1859年),在今城区工商街邮政所对面原市群众艺术馆旧址。坐西向东,前后三重殿,其规模不逊于陆夫子祠。门前临街有照壁,前厅三门;中门悬 “周贞恪公祠” 石匾,左门额“成仁”,右门额“取义”。第二重拜殿大门悬湖广总督李瀚章所题 “忠萃”大匾。大殿内悬挂咸丰和同治二帝五道谕旨祭文,可谓创荆门历史上皇帝谕旨之最。按照周瀚所写的《王氏宗谱序》,周贞恪公在赣州任知府时,就曾多次请辞回乡修祠还袓,然而忠孝不可两全,至死未能如愿。从周贞恪公困守吉安临危前的题壁诗可见他的眷念家乡之情,其诗曰:                 
       困守孤城阅几时,沥心血尽绝援师。                 
       兵因食尽难言战,家望生还未有期。                 
       蹈刃方能徵学养,濒危深恐愧须眉。                 
       孤臣一死终何补,惭恧君恩报已迟。      
       周瀚的父亲周玉衡和两个哥哥战死吉安时周瀚三十八岁,按照明清时的规矩,周瀚必须辞官回乡为父亲守孝。在这期间,知州聘他负责督办团练,维护地方治安。从同治版《荆门州志·戎志篇》收录周瀚的《乡团议》,他把全州乡镇分为六大团与城防局连为一体,层层联防,有力的维护了社会治安。由于他的地位和显赫的烈士家族背景,从1860年到1892年左右,周氏家族显赫一时,几乎控制了荆门集市贸易的一半达三十余年。 周瀚也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周氏家族雄厚的资金开始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倡修白云楼。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在高家桥改造文昌宫,修万寿宫。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协助州牧牟嗣龙筹资兴建文峰塔,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题“文明湖”石刻,另外一些乡镇修桥修路也多有他的捐款。      
       周瀚兄弟八人,大哥周厚基,号宝树,官至山西大同府通判,兼袭骑都尉。二哥周厚培,号宝田,知府衔。三哥周厚光,号宝华,随父殉节吉安。四哥周厚炽,号宝卿,咸丰丁已七月吉安阵亡。周瀚一生先后娶二妻二妾,生五子一女。第一任妻子常氏比周瀚大五岁,生于嘉庆癸西(公元1813)二月初二,殁于同治癸亥(公元1863年)十月初三,享年五十岁,周瀚时年四十五岁。妾马氏生于道光壬寅(公元1842年)二月初九,比周瀚小24岁,殁于光绪戊寅(公元1878年)正月初一,周瀚时年60岁。周瀚46岁续娶继妻王氏生于道光己酉(公元1849年)八月初二,娶妾杨氏生于咸丰(公元1856年)正月十七日,比周瀚小38岁。由于家谱未记继妻王氏和继妾杨氏殁年,按周瀚殁于宣统年(1911年)计,时继妻王氏61岁,继妾杨氏54岁。按照中国传统民俗命理学,人生54、61、73、84乃灾难之年,周瀚人生四个大灾之年都被亲人所替,他94岁那一年,后妻后妾正值61岁和54岁灾年,倒把他克死了,是天命还是巧合,令人费解。         笔者根据周瀚第四子贻荣于光绪丁丑(公元1887年)十二月初三生于“四川省城桂王乔西街”推断,周瀚回荆守孝至第十年于59岁时仍去四川做过官,民间传他判错案,装病暴亡,装进棺材逃回荆门一事,实乃讹传。     
       周瀚文气不凡,诗词书画都有较深的造诣,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收录有他的诗文《刘周二公祠祀》、《新修白云楼记》、《景莱别墅记》、《长林营建记》、《游普惠洞》、《游白云洞》、《乡团仪》、《宴荆园》和《张烈妇挽词(有序)》等。今天当我们游览在象山东麓景区时,可能很少有人会注意得月台南那块“文明湖”三个石刻大字,它就是周瀚于同治己巳(公无1869年)所题,“文明湖”名从此千古流传。让我们再来看看遗留在龙泉书院白鹤亭上周瀚所撰写的《景莱别墅记》碑刻:   
       该记为当时的州牧徐嘉禾于象山东麓建“景莱别墅”而作。徐嘉禾,河北人,光绪23年任荆门代理知州。其先,徐太守自己已经写了一篇《景莱别墅记》碑刻,但是,他为什么还要请周瀚用同一题目再写一篇《景莱别墅记》刻石呢?周瀚明白,你徐大人写《景莱别墅记》是颂扬老莱子,你要我再写一篇《景莱别墅记》无非是要我为你修建景莱别墅歌功颂德啊!   
       周瀚没有辜负徐大人的厚爱,通篇不乏颂扬之词。碑文开篇大意说:天下风景名胜,其先皆荆棘丛生之地,由于有人去发现培植才成为奇景,荆门“乃老莱子故里”,出城西数百步,有老莱子山庄。光绪戊戌(公元1898年)天津人徐嘉禾来荆任太守,闲暇之时,缓步崎岖,适至其地,徘徊观望,看到荒凉的老莱子山庄。感叹曰“此前哲之遗址,何荒秽至此乎!夫表彰贤迹,使国人有所矜式,固守土之责也”!于是徐太守捐款于老莱山庄遗址旁购地建楼,命名曰“景莱别墅”,意喻景仰老莱子这位先圣,并清理淤塞了的顺泉,使昔日清澈的山泉再现于世人面前,并作文以记。(指徐嘉禾所写的‘景莱别墅记’)。
        碑文的中心部分是作者登上景莱别墅后,对四方景色进行了一番精彩的描绘,录其原文:“其南则陆文安祠,足令人兴,高山之仰;讲经台、流清亭诸处,高下掩映,图画天成;文明湖浩浩荡荡,一碧万顷;凭栏远眺,心与波清。东则平山列幛,排闼送青;玲珑宝塔,上插苍冥;望读书台之高耸,益怀想乎“三孙”。西北则层峦叠嶂,环若藩屏;云生檐宇,树绕窗棂;千岩滴翠,万壑含青;有曹将军丹青所不能绘者,似天若预为布置以助兹楼之胜,而太守以一楼收千山于几席也。下则排列绣壤,纵横绮陌;溪流潆洄,清冷澄澈,沙鸥锦鳞,游泳翔集。把酒临风,其乐何极!余因有感焉,太守之为是楼也,岂为游目聘怀、藉觞詠以叙幽情哉!夫陟屺陟岵之思不以远近异。当其来游之始,感孝隐之名,念斑衣之戏,不禁情发于中,动梁公白云亲舍之叹。其筑楼也,所以自寄其仁孝之心。谁非人子?谁无父母?即藉以振顽立懦,俾此邦人士触目生警,重纲常,懔名教,亲其亲,长其长,以臻一道周风之盛。”
        碑文最后即景生情,感叹自己已经老了(周瀚时年已81岁),今天,幸得陪从扶持来这里一游,看到太守为纪念老莱子所修斯楼,“上以阐大孝之德,下以推锡类之仁!为斯地幸!为莱子幸!广教孝之心,又为吾乡幸也!”徐太守真是为我们荆门人做了一件大恩大德的好事啊!文章结尾,周瀚还恐徐太守觉得颂扬不够,又补上几句大加赞赏的话说:“太守爱民恤士,道德齐礼,德泽所被,山比其峻,水同其深,吏畏民怀,自有歌颂。”当然,这就是徐太守最希望也最喜欢听到的话。
       读完了《景莱别墅记》,让我们想到周瀚做官回荆后所做的公益事业远远超过了徐太守的这幢景莱别墅,却没有留下一篇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文字。有趣的是景莱别墅已成为历史的今天,人们把徐太守与周瀚两人各写的《景莱别墅记》都镶嵌在白鹤亭上让后人品评,虽属巧合,颇有意味,也令人感慨。历史是后人评价的,我们不敢想周瀚在为徐太守写这篇《景莱别墅记》时的心情,倘若徐太守在世,人们不经要问,两篇《景莱别墅记》,其文章及作者情操的高下优劣该怎样评定!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周瀚和他家族见证了清朝由盛变衰的历史,他的94年人生路给我们后人的启示,天下太平,社会和谐,是人类最大的福祉。
       2011年6月5日荆门日报《荆门晚清名绅周瀚(上)》
       2011年6月12日荆门日报《荆门晚清名绅周瀚(下)》

2011年6月12日荆门日报《荆门晚清名绅周瀚(下)》

2011年6月12日荆门日报《荆门晚清名绅周瀚(下)》

2011年6月5日荆门日报《荆门晚清名绅周瀚(上)》

2011年6月5日荆门日报《荆门晚清名绅周瀚(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