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1139年—1192年)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字子静、号存斋,学者称象山先生,今江西临川人,宋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九月任荆门知军,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十二月十四,卒于荆门任所。百姓痛哭祭奠,万人空巷,“充塞衢道”。 陆九渊在荆门任知军仅一年零三个月,他勤政敬业,修筑城垣,敦化民风,为荆门做了不少好事,深得荆门人世代怀念。今天我们重读陆九渊先生荆门祷雨文,仍可从中感受他勤政为民的高尚情操。 陆九渊六篇祷雨文写于绍熙三年(1192年)四月初六至日十六日之间。他为什么十天内连续六次祷雨?因为按照荆门地区农时气侯,农历立夏时节,是汉江地区播种下秧的黄金时期,从立夏到芒种只有30天,俗话云“芒种打火夜插秧,夏至栽秧分早晚”,错过了农时,直接影响全年收成。陆九渊关心民间疾苦,心急如焚,故连续求雨。下面选其四篇祷雨文译为白话文,与读者共勉。 荆门祷雨文 荆门故楚国也。江、汉为疆,沮、漳在境,东有百顷,南有龟山,西有玉泉,北有上泉,中为蒙泉,皆炳灵效异,为此土之望。旱乾、水溢,实与守臣同其责。往岁之冬,兹岁之春,霈泽殊啬。今既立夏矣,陂池涸绝,种未入土。斯民凛凛有年之忧。守臣不德,当身受其咎,斯民何?谨卜日为坛于蒙泉山顶,刑鹅荐血,瘗于兹坛之右,庸敬告于尔有神,其尚鉴于兹。(本文写于绍熙三年(1192年)四月初六立夏日)。 译文:荆门为故楚国地域。长江汉水为疆,沮河、漳河在我荆门军辖区境内,东有百顷山(荆门东北六十里,山中有泉灌田百顷,故名),南有龟山(今漳河镇龟山村),西有玉泉(南宋荆门军辖当阳长林二县),北有上泉(今子陵镇上泉寺),中为蒙泉(荆门城区象山东麓),皆为本土神灵显赫之地。不论水涝或干旱,你们与我这个守土之臣一样有责仕啊。我郡去冬今春连续无雨,现在季节已到立夏,河塘干涸,农作无水,种子不能入土,农民都在忧心农作物错过落种季绝收。干旱形势如此严峻,是我守臣不德,应当身受其咎,而百姓无罪啊?特择吉日设祭坛于蒙泉山顶,杀鹅祭血,供于祭坛,敬奉诸山川神祗显灵,帮助降甘雨于全境,让农物顺利落种啊!
东山祷雨文 谨率阖郡官僚,以元酒茗饮,致告于山川之神。荆门为郡,大抵在江、汉之间,正南为江陵,而江实在焉。唯沮、漳由当阳以入江,在郡之西。西北为襄阳,而汉实略襄阳而后南折,为长林东境。故荆门之山,发于嶓冢,止于西山。蒙泉原其下,以在郡之西,故曰西山。其支山沿溪而东,以绕郡治,有峰峨然曰东山,有浮图在其上,于西山为宾。季春之月,以不雨之久,为坛西山之巅,以致其祷。灵应响答,然为霖。比日又以不雨申致其请,连三日皆皆坛致请。有云油然,有雨潇然,而竟未滂。正昼间开霁,二日三日之,西北境月雷雨甚久,电光密迩,而不及郡城。东南土田至广,仰雨尤急,殊不沾及。窃惟所以事神者未至。古之祠山川者,皆为坛望其所祠。今西山之坛,既获灵应,不敢废也。然观东山,正为西山之宾,西望则山川之本原,皆森列在前,宜为坛以致祷。是用于此申致前请,惟神其鉴之。(本文写于绍熙三年(1192年)四月初八或初十日)。 译文:我谨率领全城大小官员,以美酒瓜果好茶,敬告于山川之神。荆门位于江、汉之间,正南为江陵,有长江可依靠。沮、漳由当阳以入江,在荆门之西。西北为襄阳,而汉江绕襄阳后南折流入长林县东境。而荆门之山发于汉中嶓冢,止于西山。蒙泉在其下,在城之西故叫西山。其支脉沿竹皮河东流绕过城池,城东有山峨峨名东宝山,有宝塔耸立其上,与西山相对。今春已三个月无雨,我筑坛西山祷雨,可惜只下了几场小雨。我又连续几日设坛祷雨,虽然出现云雨,雨量还是不大。近两日西北境内有雷雨,却不到郡城。现在荆门东南广阔田地,干旱缺雨尤其急切,可惜点雨不及,是不是还有神灵未求到啊。西山祷雨之坛既已显灵,不敢再废。东宝山和西山相对为宾,西望荆山森列在前,宜设坛致祷。今天,我再于东宝山设坛祷雨,山川风雨雷电诸神祗们,请你们明鉴我陆九渊为民求雨之诚,再降大雨吧!
东山刑鹅祷雨文 谨率阖郡官僚,诣东山新坛,以望西山,敢告于兹土五方山川之神:自六日庚辰致祷之后,境内每有雨泽。凡诣坛之时,云气必变,雨泽虽未沾洽,可见灵应。然郡城至今未得大雨,诸乡亦未周遍。窃惧所以事神之礼未至。春季致祷西山之时,刑鹅荐血,瘗于坛侧,用著厥诚。兹月之祷,此礼未讲,惟神恕其不逮,而许其自新,其尚鉴兹诚。(本文写于绍熙三年(1192年)四月十二至十四日之间)。
译文:我谨率领阖郡大小官员,于东宝山设新坛,以望西山,再虞诚祭告于兹土五方山川之神:自四月六日(庚辰)祷雨之后,境内每有降雨。凡祭坛之时,天上必生云气,雨虽很小,可见灵应。然郡城至今未下大雨,四乡也未周遍。我诚惶诚恐,深深自责,是不是我祷神礼节不周啊!第一次祷雨西山时,杀鹅荐血,埋于坛侧,以表虞诚。最近几次之祷,此礼未讲,请神灵莫怪,知我之诚。 上泉龙潭取水祷雨文
今岁长期不雨。本月六日,于蒙泉象山顶设坛致祭祷雨,十日和十二日,又于东宏山望坛祷雨。从六日起,由郡城以及诸乡循环得雨,但未滂霈大雨,末解除干旱。为了表示竭诚致请,特以净瓶取上泉之水,归置于东宝山岑亭上,朝夕焚香致祭,以求赐雨尚飨。(本文写于绍熙三年(1192年)四月十六日) 译文:今年久旱无雨。本月六日,于蒙泉象山顶设坛致祭祷雨,十日和十二日,又于东宝山设坛祷雨。从六日起,郡城以及各乡循环得雨,但未滂霈大雨,旱情仍然没有解除。为了表示我求雨的虞诚,今天特用净瓶取上泉之水,供置于东宝山岑亭上,朝夕焚香致祭,以求山川诸神显灵赐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