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淡风轻 于 2018-5-7 18:08 编辑
2018年4月25日,受同为荆门市诗词学会和市楹联学会副会长胡孝华先生之邀,市楹联学会和掇刀楹联学会一行近二十人来到白云路小学参加"诗意荆门 书香校园"报告会暨东宝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会。走进校园,门口大大的善字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来到阶梯教室,能容纳一百多人的教室已是高朋满座,有来自荆门市东宝区各乡镇小学的校长主任,有荆门市文化传播学会和市诗词学会的老师们,当然啦还有市楹联学会和掇刀楹联学会的联家联友们。可谓是众贤云集,他们的到来让整个教室熠熠生辉。 胡孝华先生是今天当之无愧的主角,他要跟我们演讲的题目是:灵魂深处的至爱与至美——古体诗词的鉴赏与写作! 胡先生讲:博大精深的中华诗词,它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旗帜,为我们这个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养料。他提倡大家多阅读: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的广度决定了你写作的深度;阅读不仅能改变你写作的起点,更能成就你写作的终点;阅读是你消灭低级,平庸,写作裹足不前的终极武器。 接下来胡先生又给我们讲了阅读的方法和写诗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他说:为写诗而写诗,缺乏伟大的心灵,缺乏吞吐日月、包孕宇宙的气概,缺乏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缺乏独特的人格魅力,就只能制造那些缺乏灵魂、缺乏血性的毫无表情的苍白之作。诗人就是是把自己的血骨捣捶成药,以文字的形式悬壶济世!顾城说,我认为一个大诗人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灵魂,一个永远醒着微笑而痛苦的灵魂,一个注视着酒杯、万物的反光和自身的灵魂,一个在河岸上注视着血液、思想、情感的灵魂,一个为爱驱动、发光的灵魂。。。 一串串诗意的表达和满怀激情的演讲让在座的听众内心非常震撼! 谈到如何写诗,胡先生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一,诗词作品要表现出高贵、高雅的士大夫之气。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走向高贵和高雅。高贵和高雅是人类心灵的审美追求。胡老师讲,当代诗坛有这样三种人:第一种:听别人吩咐。第二种:应景的伪词。第三种:韵文体的报道。这不是诗人应有的情怀。 第二,诗人要带血歌唱,富有悲悯情怀。把全人类的苦难当作他自己的苦难。在诗人的身上,不可或缺的是悲悯情怀、忧患意识。 诗人"乐亦过人,哀亦过人。" 第三,要文质彬彬,有极致的美感。诗的意境要追求深远,诗的情感要追求深婉,诗的语言要追求的是极致的美感。 第四,创设诗词意境。诗词之美,在于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有意境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境,就是作者创设的生活图景。诗词里那些既形象可感又含蓄隽永的韵味就是意境。胡先生又逐一阐述了意境的九个构成方法:写景融情法、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借物抒怀法、情景交融法、意象排列法、图画组合法、留白法、层递法、禅意妙悟法等。 整场演讲精彩绝伦,胡先生激情澎湃、诗意昂然、抑扬顿挫的演讲让现场听众既震撼又收获满满,向胡老师致敬!为胡老师的精彩演讲点赞!!! 接下来,张居正研究会会长张先生为大家讲解了张居正撰写的《荆门州题名记》,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了荆门的历史和文化。 东宝区教育局夏长江老师给大家讲述《朗诵技巧》,让我们对朗读和朗诵的区别和怎样通过朗诵表达情感有了更深的认识。 为时三个多小时的活动让参与活动的各位老师收获满满,纷纷期待下一场精彩的活动和美丽的相遇!
与经典为伍,与圣贤同行,养一份君子气!
承经典,魅力传佳话; 聚众贤,诗香满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