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作梅 摘自 刘海章 主编《荆门历史风貌》 辑录 刘芳 (公元1653-1718年) 胡作梅,字修予,号抑斋。世居今荆门市沙洋区李市镇新城村。生于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卒于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享年六十五岁。 祖父胡之明,家贫;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去世时,仅遗下汉江边一亩沙田,衣食维艰,几乎断炊。祖母邱氏二十八岁守寡,扶养胡作梅父亲胡振翼成人,克勤克俭,家境方日渐宽裕。胡家兴旺后,祖母邱氏颇能恤贫济困,乐于扶助乡邻,歉年或饥荒,施粥赈济。 兄弟四人,作梅居长,依次为作相、作柄、作楫,皆以文学闻名,人称“荆门四胡”。 胡作梅青年时代已在荆襄文学界享有盛誉;晚年仍好学不倦,写作甚勤。曾与三位胞弟及钟祥县才子李苏、李莲等组织金河诗社,以清初荆门州“八景”之一的带河金虾命名,盛极一时。 康熙十七年(公元 1678年),廿五岁 ,赴省乡试,得中戊午科举人。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参加京城会试,又得中壬戌科进士,当上翰林院检讨(编作国史的官员)。这时八十余岁的祖母邱氏已守节半个世纪。二十五年(公元1686),邱氏九十大寿,湖北巡抚提请朝廷颁赐节孝牌匾并建牌坊,旌表她穷苦育孤六十余年和乐善好施的事迹。 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二月辛末日,皇帝在乾清宫召见胡作梅,赐座席,命他即席赋诗。他不假思索,连写数首,深受赏识。其中一首《春日早朝》留存至今。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三月甲午日雨后,皇帝召集胡作梅及其他大臣在内宫畅春苑商议朝政。会议结束后,胡作梅曾作纪事诗,题为《雨中召集畅春苑》,诗中恰当地引用典故,词藻华丽而不落俗套。 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派他出巡陕西督察学政,他严厉整肃了文化教育部门和知识界中的风气,为贫寒儒士打气撑腰。他不徇私、不受贿,凡私下请托,均遭回绝。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改任国子监祭酒(清政府中央教育部门的主管官员),在太学(国家最高学府)进修的监生(贡士)都听从他的管教。次年(公元1709年)升任少詹事(相当于四品官阶的京官)。 不久,京城国家粮库存米被盗卖案牵涉平民张三等人,捕送刑部审讯,拟判处死刑,监押听候执行。刑部尚书张廷枢认为量刑偏重,坚持应改判充军。康熙帝疑心张廷枢固执好胜,蓄意破坏国法尊严,勃然盛怒,命将张廷枢关入天牢,让朝廷公卿联席审议这桩要案。很有些人不坚持原则,附和皇帝的看法,认为张廷枢改判是错的,应罚扣官俸。胡作梅挺身而出,据理力争。他详细整理审讯纪录,誊录全部供词,呈请皇帝参阅。皇帝满腹疑团烟消云散,终于释放蒙受委屈的张廷枢。 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胡作梅任少詹事期间,九门提督(由亲信的满族大臣兼任的京城巡防总指挥)恃仗权势,诬陷他人以死罪,胡作梅向康熙帝反映个中底细,使那个九门提督受到惩处。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正月,耿直的胡作梅被提升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大学士。五十、五十一年(公元1711、1712年),朝廷先后派胡作梅前往浙江、江西担任主考官。这两年,江南各省科场作弊大案轰动全国,有好几个监考官掉了脑袋。但浙江、江西的舆论却认为胡作梅选拔的举人都有真才实学。 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二月某日,皇帝举行宫廷宴会。酒席宴前,皇帝让胡作梅进述政治见解。这时期,清廷为了加强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兵去西藏镇压某些极端反动残暴的农奴主和上层贵族勾结新疆唯吾尔部族所发动的叛乱。酒阑人散,皇帝满意地目送胡作梅离殿。次日降旨,指派胡作梅前往郭多里地区战斗前线监督发放军饷。 他在军中严禁克扣,雷厉风行地惩治贪赃枉法,大刀阔斧地杜绝铺张浪费,确保前线的军需和粮饷。他在青藏高原中的作品《收粮》一诗反映他当年奉旨督饷的工作态度。 他自己的生活极为俭朴,直到暴乱平定,他在行辕中每餐只有一道菜。 他年逾花甲,西部边陲和青藏高原的戎马生活的艰苦和寂寞,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和奇寒酷旱的气候,这些都使他难以适应。然而他却依然勉力处理好军务。他晚年的诗作《塞上感怀》生动地描述当年的军旅环境和思想境界,诗的语言凝重和有气魄。 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八月,胡作梅病逝于淌利什刹地区的征途。清廷赐给隆重的葬礼。他的坟墓在故乡荆门“邮递桥(牛蹄桥)四里处”,即今李家市集镇西南侧、康熙帝为葬礼撰写的祭文被收录入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八月刊刻的《荆门直隶州志》卷首的《宸翰篇》中。 胡作梅著有《听真阁集》。他的江陵外甥张旋均是兵部左侍郎张可前的孙子,曾刊刻一部《湖北先贤诗佩》,其中的《安陆卷.荆门篇》选编了胡作梅的作品十余首。现在搜集到的诗文计有《过昭君墓(墓前有石虎、镌“青冢”二字)》、《送仇少宰沧柱归里》《喜同敦少司农青岩奉命出塞督理军粮慨然有作》(两首)、《收粮》、《落成》、《赠别俞军门嘉言》《春日早朝》、《雨中召集畅春苑》、《感怀》、《青冢又得二绝句》、《大佛庵二尼隐节记》、《朔漠永清赋(有序)》、《赠本(荆门)州司马周黉》。 胡作梅的父亲振翼死后被朝廷封赠为通议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