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要保留部分老宅民居 李勋明 荆门区域地处山区、丘陵和平原接合带,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平原和城镇周边人多田少,部分丘陵和山区的大部分农民选择离土弃家进城,所以,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应因地制宜,防止出现狂热冒进,不可盲目大拆大建,不可盲目一刀切。 中国文化的母体基因在乡村,要彰显地方特色,将农耕文明的精华与现代文明的精华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将传统村落、自然风貌、文化保护结合在一起,给原生态村庄嫁接现代文明,使现代化的中国村庄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符号,使具备条件保留和发展的村庄做到“风貌古朴、功能现代、产业有机、生态拯救和文化复归”。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是建设乡村的最好措施。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把城里人往乡里引,以符合城乡长远发展,避免城市病,保护经营好自然村,也是为后人留财富。 建“新农村”不要“一刀切”拆除旧宅,要保留部分老宅民居,有些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应当做文物保护,否则,传统民居文化会断代消失。 上世纪我们拆了不少百年老宅,而山西、江西、浙江等地就保留了不少历史民居,今天看来,他们不仅保护了民俗文化,也让这些老宅产生了较大的旅游经济效益。荆门地区的赵坡老屋、大泉村老宅、邓家祖屋、钟家大院、九十九间屋很值得保护,特别是赵坡老屋具有较高的地理人文价值。
荆门日报2016-01-16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