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恢复重建荆门古城的议案 2012-06-30 一、荆门形胜 “人物风流宗楚地,江山形胜数荆门”。荆门古城位于湖北省中部,地处秦岭南支荆山余脉向江汉平原过度咽喉。古城从关隘、县治、州治发展到现代的省辖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荆门州志•形胜》篇描述荆门形胜:“环列重山,带绕大泽,西控巴峡,东临鄢郢,据荆襄之阻,通沮漳之利”。明张居正《荆门州题名记》:“荆门州者,故荆州府北鄙也,居荆襄间,唐邓瞰其腹胁,随郢曳其肘臂,南望江陵,势若建瓴,重关复壁,利以阻守,言隘地也”,故荆门历来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 二、重建荆门古城的必要性 荆门城垣始筑于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其建筑风貌“集江淮湖湘之大成,汇宋元明清之精典”,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艺术的缩影。然而,由于上世纪的战乱人祸,老城区古代元素丧失殆尽,周边自然山体亦破坏严重。目前异地恢复重建荆门古城,有利于推动城市转型, 开辟城市经济新版块;有利于拓展荆门城市发展空间,传承本土建筑与民俗文化;有利于减少折迁存本,提升荆门城市文化品位;有利于缓解老城区人口交通压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全国已有几起以重建古城推动城市转型的几起先例,如山东台儿庄通过启动古城重建工作。2010年创造了2000多万元的利润。已吸纳商户1005家、就业人员1.2万人,全部建成后,能够吸纳5000家商户、8万人移居就业。 三、重建荆门古城的有利条件 (1)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荆门作为秦楚古道上的千年重镇,有独特的民俗风尚,古城自南宋陆九渊始筑城墙,后经元、明、清三朝不断完善,四方对应的城区布局,光彩夺目的深宅大院,古朴幽深的街道商铺,众多的祠宇楼阁,都达到了使用功能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统一,其建筑有详实的史料记载。 (2)独特的区位优势。荆门地处湖北中部,水陆交汇,境内襄荆、荆宜、武荆、焦枝等公路发达、是省内主要交通要道的交汇点。城市周边旅游景区密布,北有襄阳隆中、武当山,南有荆州古城、东邻钟祥明显陵、屈家岭新石器文化遗址,西有当阳玉泉寺和宜昌三峡等著名人文旅游景点,是游客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 (3)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近年来,荆门城市已完成了中心城区自扩,东扩,北伸、南移,现正进入西进发展时期。工业商业发展势头良好,为修复古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有利条件。以恢复开发荆门古城为突破口,必将为荆门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文化旅游开发找到新的突破口。 四、荆门古城开发功能定位 以历史的遗存为蓝本,延续本土人文为宗旨,以文化旅游、商贸、宜居、影视为目标,突出“古”、“水”两个重点,将时代元素融入其中,营造出满城水色半城山的全新风貌。打造集文化、旅游、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的新古城,功能布局既要复旧又要有新理念。沿河修建商业街,酒吧和茶肆,河道两侧设众多处亲水设施,配置现代化的配套功能,实施强弱电、给排水、雨污水等管网下地工程。同时通过打造地下循环停车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如城墙、城门、城楼在复原的基础上,应另辟现代隐蔽交通出入口、停车场。营造依山傍水、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和谐相与的宜居环境。 五、空间规划 古城修复占地约一平方公里,内城占地总面积约80万平米,街巷停车场等公共空间占地约26万平米。房屋建筑占地面积约50万平米。外围延伸后续发展区域约15平方公里。各延伸区域建筑占地面积控制在2万平米至30万平米内,力求各具特色,形成万国建筑艺术居住生活博览园。 六、运作方式 “政府引导,科学决策,市场运作”。成立专门的运作机构,制定科学的重建规划方案。处理好古城建设与现代交通的关系,不苛求照抄照搬;处理好旅游、商业、住宅的关系,统筹兼顾近期与长远利益。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出台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推动全社会参与。按规划把各区域版块分片整体对外出让,由其独立行使对古城和其它延伸区域的开发经营权。 七、主要建设内容 (1)古城修复:城墙、城门、城楼、护城河、桥。城墙护城河长3283米,城垛1212个。街道;主街凤鸣门至辰门长约900米,东作门至西城门长约700米,小街小巷长约9600米。从南薰门至州署严格按原制复原,凤呜门外设龙门坊,左门额“腾蛟”,右门额“起凤”,正门文运挢南设风水照壁,从凤呜门内向北依次为:内泮水池、牌坊、棂星门、仪路、黉门、射圃、大成殿(文庙)、名宦、乡贤祠、明伦堂、元妙观、城隍庙、文昌祠、舒公祠、周公祠。坛遗: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先农坛、州厉坛。知名商铺:积荫堂、怡生恒、胡廉益、长春茂、川鄂客栈、荣昌正、永昌厚、郭太昌等。商帮会馆,剧院,古玩店,字画店,博物馆。传统中药房,小杂粮磨制坊,传统手工艺作坊,竹木器刻制坊。牌坊修复:折桂坊、登云坊、文奎坊、文辉坊、飞凤坊、登科坊、锦衣坊、进士坊、双凤坊、孝子坊、节孝坊、双节坊。落院:一至四进院落约400套。城内复古建筑最高不得超过四层。 (2)外围延伸景点:1、影视城延续区。2、中国各民族传统建筑宜居区,3、世界各国建筑艺术宜居区。因地之宜规划100处风格各异的景点分布于外围各沟谷中,每处形成独立建筑风貌,占地面积控制在2万至30万平米内。不得大规模劈山毁林。 八、投资概算 城垣、护城河、桥3200万元。学宫孔庙州署修复1510万元。街道铺面宅院2亿元。配套设施建设,大街电缆入地约370万元;主街巷及各景点亮化工程约280万元。给排水800万元,道路、停车场、公厕等约800万元。拆迁征地约3000万元(商住房开发补偿),外围影视城及万国建筑博览园100处2亿元。合计约498800000、00元。 九、效益预测 土地房屋开发收入约3亿元。产业收入: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综合效益每年可达近亿元以上。 十、总工期 建设周期为五年,从2012年开始到2016年。整体规划,分部实施,滚动推进。 十一、重建选址方案 (1)、仙女山东古王家巷驿站:该地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平均宽约1公里,距中心城区9公里。此地位于城西漳河大道北,临建阳河与竹皮河分水岭,又是荆门城南区域地脉咽喉。西眺漳河,东顾老城,控扼江汉咽喉,苻合“咬荆山、抱漳水”的荆门城市良性发展方略。可利用王郎沟水库自流触入其中,形成江南周庄式的山水城市。如果把漳河-岩子河-海慧沟水系连接工程建成后,该地理环境更具优势。该地曾是本人首荐的行政首脑机关用地,北可延伸利用十八罗汉山西的石莲、团坊村山谷生态区打造万国风情建筑园、影视文化旅游基地。 (2)、远距离选址方案:1、袁集村古当阳城遗址。2、漳河附坝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