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荆门城市危机(十八) 荆门人、钟祥人都要反思自己
钟祥出了个嘉靖皇帝,使钟祥人从嘉靖称帝到明朝灭亡享受了100多年优惠待遇。物质生活条件的优越,养成了钟祥人的自大,也养成了钟祥人好客,即使今天古风犹存。你在钟祥或荆门做客,可以明显感觉钟祥人在接人待物上比荆门人真诚。 荆门辖钟祥后,一些有明朝遗风的钟祥人心里很不舒服,总认为自己比荆门人高一茬。因为钟祥在历史上管过荆门,而荆门从末管过钟祥。他们认为荆门现在辖钟祥,掠夺了钟祥的资源,吃了亏。而荆门人则认为荆门管钟祥也吃了亏,认为官方拿了不少的钱补贴了钟祥。于是在民间或网上经常出现荆门和钟祥网民地域之争,相互贬低。其实荆、钟合一,双方都得利。仅钟祥人来荆门消费或购房就是荆门城市一笔不小的收入。 记得以前荆州管荆门时,很少听到荆州人说“荆州荆门”。现在荆门官方和媒体有时把明显陵等钟祥文化遗产说成荆门的,使钟祥人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今后官方以及媒体在宣传上要注意其措词。 荆门在历史上旱涝保收,养成了荆门人不求上进,小富即安的思想。天沔人在历史上经常遭受洪涝灾害,生活逼迫养就了天沔人比荆门人更具拼搏的遗传生命基因。改革开放初期,大批天沔人涌向荆门,荆门人看到天沔人会做生意,荆门人就很不舒服,极度排斥天沔人。经过几年融合后,钟祥、京山划归荆门,大批钟祥人涌向荆门,看到钟祥人聪明,荆门人又开始排斥钟祥人。 自己不行又嫉妒别人,是荆门人的悲哀。老抱住一个嘉靖老儿自大看不起别人,是钟祥人的悲哀!荆门人、钟祥人都要反思自己。 民谣云:“荆门是个筲箕城,只能养活外来人”,荆门人苕,只能象筲箕中的芝麻漏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