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67|回复: 1

忆邓家泰将军

[复制链接]

125

主题

284

帖子

10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2
发表于 2018-11-11 10: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忆邓家泰将军
  朱同炳

  在我任职时的荆门市一共有五位将军,一位是上将陈士榘,再就是邓家泰、李建良、董家龙、龚兴业,他们分别是1955年、1964年授衔的少将,都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这五位老将军为新中国的诞生、人民军队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他们已先后逝世,但其丰功伟绩长留人间,值得深切地怀念。这里,我主要回忆一下与邓家泰将军交往的情谊。
  深刻的印象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有幸跟邓将军接触,有时是他回家探亲,有时是我去北京开会、办事,我都要接待他或者是看望他,交往是比较密切的。
  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1981年春,当时我到北京办事,登门拜访了他。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当我见到他时,尽管我们过去互不相识,但他却非常亲切,对人很热情。那时他已年近古稀,但身体很好,不失军人风度。他除了向我问及荆门一些老同志的情况外,还详细地了解荆门建市的情况,问了县市区域划分和管理等问题,我就此向他一一作了汇报。他听了很高兴,不时还向我提出一些问题。临别时,他坚持把我们送出兵种部大门。随着后来的交往增多,我对邓家泰将军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崇高无私的思想品德,关心家乡建设、情系父老乡亲的赤诚情怀和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风范,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眷恋的情怀
  邓将军每次和我见面交谈,他问得最多的还是家乡的建设和家乡人民的生活情况,对家乡的每一点变化和发展,他都感到由衷的喜悦和高兴,体现了一个阔别故里数十载的老将军对家乡的一片眷恋之情。
  1979年秋,国务院批准荆门县市分设。此后,邓将军和我在一次交谈中高兴地说:“家乡变化真大,这是历届领导班子和荆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并希望我们很好地带领全市人民把荆门建设得更好。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全国人民思想更加解放,再次掀起了经济建设热潮。1993年下半年我去北京拜访邓将军时,他关心地问我:“家乡经济发展情况怎么样?”我答道,市委市政府为了认真落实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和省委指示,除了进一步抓好改革开放和农业这个基础外,工业上主要是搞好“一、二、三、四、五”工程。邓将军听了我的详细汇报后,情绪很激动,欣慰地说:“很好,很好!”如今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完成,并获得了很好的效益;有的已正式开工建设。如果邓将军在九泉之下能知道这个情况,他也会和我们一样为此而感到高兴!
  在我印象中,邓将军似乎比我们这些常年居住在荆门的人更关心荆门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我们粮产区连续几年出现卖粮难,粮价低迷,种粮不赚钱,收粮打白条,导致一些农民弃田抛荒。1992年12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荆门视察,时任市委书记的我,把农业上存在的问题和农民的要求向总书记作了如实的汇报。时时关心家乡的邓将军也很快知道了这件事。当我那年春节去北京看望他时,邓将军又主动问起此事,我便把向江总书记汇报的内容,扼要地向他叙述了一遍。他听后激动地站起来,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说:“很好!要讲实话。农村的问题不解决,农民不富,社会要想稳定、中国要想富是不可能的。”
  邓将军参加革命之前是龙泉中学的学生,他深知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每次回荆门,他都要到母校看一看、转一转,与校领导和师生们交谈。看到学校的发展,他为自己是一名龙泉中学的学生而感到自豪。他常说:“科学兴国要靠教育,只有教育发展了,国家才能富强。”
  深厚的乡情
  邓将军本来就平易近人,凡是家乡人有事找他,他都会热情帮忙。我担任市长期间,是七届全国人大代表,邓将军是这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这就使得我们从1988年到1992年五年间,每年的春季都能够在北京一起开一次大会,每年的会期长达十多天,开大会时可以经常见面,这个机会让我们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由于他为人谦逊,每年会期都主动到湖北代表团的住地来看望我们这些老乡。老将军对湖北人的这种情感,给我们每个代表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每次出差到北京,只要他知道了,他就会派秘书接我到他家中做客,有时因公务不能去,他会亲自到我们的住地来看望我们,还忘不了带上一些北京食品之类的小礼品。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志去北京办事,顺便到他家中去看望他,他和夫人陶家芳一再挽留我们在他家吃饭,我们因办事约好了时间,只得婉言谢绝。老将军见挽留不成,让陶夫人拿了两瓶白酒,叫我们带到途中去喝。临别时,老将军还抓了一些糖果塞到我们每个人手中。我们从这些很细小、很平常的举动中,感受到邓老将军对故乡人的亲切之情。
  邓将军去世前的几年,记忆力虽然有所下降,但他对青年时代过往的重点景观仍然记得特别清楚。记得我陪他到龙泉中学参观时,走到一个地方他突然停了下来,他说这个地方解放前曾有一副对联,并当即把对联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立人先立己,革命重革心”。
  俭朴的生活
  邓将军一生生活俭朴。他住的是部队安排的一幢两层的小楼,客厅卧室厨房都很小,屋里没有什么装饰。他穿着朴实,在我结识的20多年中,他总是夏天穿一件汗衫或者衬衣,春秋穿一套浅色的中山装,平时大都习惯穿布鞋。我同他一起进餐机会比较多,他不抽烟,很少饮酒,喜欢吃素。每次回乡探亲,安排就餐时,他总是反复叮嘱:“要吃素,少吃荤,不要浪费。”老将军南征北战,戎马生涯数十载,但他乡音始终未改。他喜爱书法,爱写毛笔字。他还喜欢拉二胡、唱京剧,至今他家还保存着用军旅中缴获的铁罐头盒制成的胡琴。他很注意锻炼身体,一年四季都坚持做到每天早上5点多钟起床,在院子里散步。他主张少坐车多走路,每逢有来访的客人或看望他的亲朋好友,他都从住地走很远到大门口去迎接,还风趣地说:“这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
  我和邓将军最后一次见面是2003年1月。那次见到老将军,我觉得他除了记忆力不太好之外,身体仍然很健康,与往日一样,他热情地接待我们,并与我们亲切交谈。万万没想到,一个星期之后,就传来了邓将军去世的噩耗。我作为他的一个忘年之交,作为荆门一员,同荆门人民一样,为他的突然逝世而感到震惊和悲痛。
  邓家泰将军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一生为党为人民为军队所奉献的功绩永存!他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为中共荆门市委原书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284

帖子

10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1 10: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家泰,(1914—2003)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邓家冲人,少年时期接受革命影响,即参加了儿童团的革命活动。1930年秋,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北省立第十四中学(今荆门龙泉中学)。在中共地下党员、数学老师刘继汉的影响下,积极投身反帝救国的斗争,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散发传单,宣传救国救民的道理。
       1931年2月,红二军团总指挥贺龙率部攻克荆门,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气概,以及官兵平等、经济公开、秋毫无犯的良好纪律,让邓家泰既惊奇又羡慕。17岁的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家泰先后任红三军第八师宣传员,第二十四团政治处宣传组长,红三军政治部宣传员,红二军团司令部、红四师司令部文书等职。参加了瓦庙集、龙家寨、板栗园、陈家河、忠堡等战斗及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的斗争。193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突破乌江,回旋乌蒙山,翻越哈巴雪山,走过松潘草地,参加了黔西毕节宣威楚雄成县徽县等战斗,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他除了随部参加战斗外,还以饱满的热情开展宣传工作,常利用战斗间隙写标语,贴传单,宣传群众,搞社会调查,协助参谋人员调查路线,找向导,曾获得红四师师长卢冬生的表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5-20 22:42 , Processed in 0.05643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