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荆门城市三山主要人文景观绿道的议案 荆门城市三山由东宝山、西堡山、圣境山组成,统称“荆门山”,自然人文景源丰富,蕴含千年城市文化历史遗存。近三十多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复三山人文生态和基础设施,但仍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城市三山主要人文景观绿道,推进环荆门山“一带一圈”文化旅游业,改善市民休闲环境,特建议如下: 一、东宝山人文景观绿道:1、把现山脊观光道向南延伸――千佛洞――植物园,向西延伸(架桥)――天鹅湖西山体。2、增加附道:白云楼――青龙观、读书台――普慧洞(东宝塔东)、白云大道――东山书院、东宝塔――千佛洞。3、增建景观:云烟阁(青龙阁)、青龙观、普慧洞、东山书院(东宝塔西)、东山寺(东宝塔南山坡底)。4、完善东宝塔园。 二、虎牙关人文景观绿道:由于虎牙关山体已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只剩下天鹅湖西(约450×800米)山体和约500米古道。1、建议于该山头建“荆门关”,融入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城市文化,做出看点卖点。2、建一跨天鹅湖连东宝山悬索景观桥(360米)。3、于天鹅湖遂洞东入口南建停车场,设跨遂洞桥接荆门关。4、维修遗留青石板古道。5、联通“荆门关”――天鹅池――马鞍山――象山人文景观绿道。 三、象山人文景观绿道:1、完善天鹅池路――岚光阁西绿道。2、于岚光阁西山头建桥连接西堡山,此跨海慧沟景观桥建成后既是旅游路,又开辟了一条新的老城区接南城区交通分流道,也解决了政务中心来脉过峡问题,亦缓解了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目前象山南部道路已与天鹅池路相接)。3、于岚光阁建一条300文化街。4、完善岚光阁南轴线人文景观。5、完善老莱山庄东至文明湖轴线人文景观轴。6、充实岚光阁文化内涵。7、充实马鞍山文化绿化(政务中心玄武山)。 四、西堡山人文景绿道: 1、绿化西堡山、十八罗汉山裸露山体(可借鉴当年绿化象山经验)。2、充实十八罗汉山采石场文化、绿化,变腐朽为神奇。3、硬化电视发射塔――西堡山主峰――圣境山金顶绿化景观道(电视发射塔至圣境山观光道路基已形成,只需硬化)。3、增建景观:1、西堡寨(西堡山主峰),2、楚望楼(十八罗汉山),3、白龙观(修复),4、霖苍阁,5海会寺,6、朝盐观(修缮),7、清理山体遗存的古梯田和老屋场残垣。8、清理天坑,9、斗笠寨(维修),10、白石岩――斗笠寨栈道,11、玉皇阁(维修),12、晚清荆门名绅周瀚屋场(修复)、13、金顶(待修复),14、圣境阁(待建) 五、环荆门山民俗生态圈:即石莲村――团坊村――袁冲村――尖山村――南庄河村―—金泉村(环形道已贯通,只需扩宽升级)。以上六个自然村生态植被茂盛,现代元素较少,大多数民居还保持完好,而且部分民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旅游价值。将这些山村民居风光与现代农业现结合规划,会有效提高荆门山风景区的整体经济效益。 1、利用传统民居发展小型农户生态园:每个小型农户生态园点点相连,形成规模。小型农户生态园,一可自行消化污水排放,二可避免大拆大建,三可传承乡土民居民俗。 2、大型农业生态园与小型农庄生态园相融合:每个自然村可建一至二个大型农业生态园带动小型农业生态园发展。 3、保护古民居,发挥其新的经济价值:为了保证传统民居文化得到传承和延续,住在古民居内的居民要建新房,应该弃旧不拆旧,采用就近新建,维护旧建。 4、培植水域,兴修堰塘河库:禁止填堰填塘,农田改造,要因地制宜,因水之宜,因自然之宜,不大填大挖,以免破坏现有良好的自然生态。 5、新农村建设与现代高档休闲娱乐相结合:为了减少污染,保护生态,传承民居民俗,原则上环圣境山七个自然村不规划大型居民点。 6、提升环圣境山生态农业旅游路:目前环圣境山的七个村道路基本拉通。 7、把罗集部队军用遗留设施纳入景观带规划。 8、于金泉村盆地建圣境古镇。 注:以上议案主要指三山山脊绿化、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