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龙泉书院全国征联作品选 书院入口牌坊 9 苍翠锁重楼。叹芳径琼湖,回廊迥榭,百幅丹青荆楚韵。 秀灵萦奥府。有鸿儒骄子,妙笔遒章,千秋文脉鲁邹风 24 龙泉济美,学脉丕承,念先哲开新,求索克勤,凤舞龙飞彰剑气; 书院扬芳,真源诲接,欣后昆发轫,知行笃励,风生水起焕文光。 32 千载文光墨雨,地灵人杰,引来陆传业、舒开院,朗朗书声流雅(楚)韵; 几重轩阁画楼,鱼戏鸟欢,增得象山明、龙水清,莘莘学子沐春(荆)风。 42 山峰拱翠,泉脉流清,欣此地藏龙卧虎,明贤辈出,美名早播荆门外; 地气钟灵,人文吐秀,喜今朝起凤腾蛟,俊彦云臻,嘉誉频传楚塞间。 44 谁辟飞甍挂月,曲水游龙,留鸿儒迹、巨擘踪,挹古扬今开胜境; 此间墨韵飘香,书声萦耳,承洙泗情、圣哲志,培桃育李壮荆门。 52 德化蒙泉,敦化象山,教化洗心堂,方白鹤化光,励学溯源书院史; 春流荆楚,芳流龙脉,风流吟境界,更黄莺流韵,弘毅逐梦校园声。! 53 清波摇岁月,看二百年书卷弥香,把儿郎胸次皴开,心尘涤尽 白鹤入云天,引八千里文光射斗,任细羽儒风抚过,德雨披来 78 风光醉目,看一泓湖水,千仞象山,四窟泉流,满园花树,果为毓杰钟灵地; 圣哲遗踪,忆五彩愉亲,九渊授业,百家竞秀,众子飘芳,辈出登峰造极人。 79 龙蒙惠顺,泉奔四泓,融圣贤才德,雅韵且弹,鱼跃黉门迎远客; 亭榭楼堂,景噪三楚,布天地异奇,芳香堪醉,诗吟书院赋新篇。 83 先贤弘道,忆高士隐居、夫子讲经,书声灯影昭千古 后哲传薪,得象山启智、龙泉润物,嘉树春风越百年 87 峦抱水环,阁缀亭栖,聚山川胜概; 贤居圣隐,坛开馆设,成荆楚名庠。 113 龙脉绵延,书香浓郁,开楚湘胜概,播火传薪三百年,允称典范; 泉源喷涌,院宇堂皇,沐洙泗儒风,夭桃艳李万千树,堪谓名黉。 119 龙泉始涌,每映文光,兴庠于鄂,历/二百载沧桑,博雅无声培大木; 书院久昌,更传薪火,振铎在人,越/万千重砥砺,硕儒有梦翥长天! 132 龙泉自春秋 至南宋 儒道至理 湖光山色 千秋只取一瓢饮 书院依象山 临秀湖 陆王心学 涌泉楼台 百年广树治世才 141 龙泉源毓秀,向善归真,润物无声,桃李芬芳荣绛帐 书院脉钟灵,传薪播火,育人有道,栋梁挺拔柱长天 160 溯古忆先贤,有大孝娱亲,大雅讲经,百家龙带春云过; 开新凭后进,期长江激砚,长风破浪,四眼泉生活水来。 179 三百年薪火长传。养贤者气,沐儒子风,满目书山垂德范; 八千里龙涛不息。扛复兴旗,园世纪梦,无边学海鼓征帆。 182 龙门期鲤跃,问园林四壁烟云,可记当年切切舒公,兴斯庠序; 泉脉待人开,举荆楚千秋文笔,但看今日莘莘学子,壮我中华。 192 襟带湖山,荟萃人文,可观莱子隐居,九渊精舍,历代圣贤留笔墨; 秀灵环境,嵯峨楼阁,别致方塘曲径,古木苍藤,一园况味蕴清幽。 200 文承一脉,廿四史翻开,周典秦章,汉韵唐风,龙光射斗魁星耀; 梦绕千秋,百余年延续,金科玉律,鸿儒硕彦,泉脉流馨学问真。 218 望楼阁嵯峨,书院依瑞象,叹传承国学两千年,定效前贤育桃李; 赏清流婉约,龙泉助文明,庆创立讲堂三百载,且看吾辈争斗魁。 231 宇宙称心,父母欢心。凭仰慕象山遗迹,莱子幽居,道义经声来左右; 荆园活水,方塘智水。喜鉴开翘角鸾浮,飞甍鹤起,画图诗料长精神。 232 龙腾鹤唱,象山灵水会知音,看唐题宋刻昭昭,一派景明常启秀; 月照泉流,兰圃锦堂留剪影,思道迹经台隐隐,百朝风雅自涵德。! 233 道德做彩衣,自春秋舞起,旖旎湖山,风尚犹存,常伴来人读史话 精髓传经典,于南宋兴扬,恢弘论著,显学致用,更期后者创文明 241 龙门跃鲤,荆园振铎,三百年化雨频施,倾情育栋梁,英才自有题桥志; 泉脉溯源,儒道载心,多少次春风又起,种德承邹鲁,故土长留勒石铭。 245 千载人文赫赫,追莱子陆公,喜薪继火传,桃艳李夭,朗朗书声弘大道; 四围胜景央央,赏湖光山色,叹楼奇亭秀,花香草茂,嘤嘤飞鹤趁高风。 248 经海桑百载,象山岭巅欣看,清流嘉树绕山庄,犹存陆公心,遗老莱德; 培桃李万枝,文明楼上醉听,逸韵朗声迴泮宇,待翔楚天凤,翥碧泉龙。! 260 振陆公之教铎,接洙泗之灵源,诗礼喜宏兴,龙泉韵漫三千里; 扬莱子之孝行,凭湖山之厚泽,文明欣蔚起,书院香飘一万年。 263 承千秋孝道,继九渊教铎,皕余年龙起澄湖,儒风已绿文明树; 揽一派晴光,听四季书声,百十载泉流新韵,胜地尤浓桃李春。! 281 龙饮清泉,得行天下,凭数百年匠心,拥胜景一方,自古先贤非过客; 书香雅院,不负华中,藉十几代高手,赢美名千载,从来伟业有传人。 287 携湘领鄂,三千年置县设州。钦陆公设帐,育多士兴邦,晓月鸡窗磨宝剑; 控豫通川,八百里屯兵锁隘。仰杜老题诗,邀众贤布道,方塘活水引龙泉。 300 龙奋振先声,溯知州兴学,九渊授读,莱彩娱亲,贤师无愧传薪道; 泉明焕星汉,共初月写怀,四水吟毫,莲华洗志,推誉敢邀报国勋。 302 百载龙泉书院,清灯铺路,学海扬帆,历年追梦,沧桑砥砺春依旧; 千秋邹鲁儒风,累卷搭梯,人生冲浪,数代射雕,日月流连岁漾红。 317 象山清 共约祝峰泰岳 凭添陆祠莱庄 传承五千载荆楚复兴梦, 龙泉秀 且携汉水长江 重铸理学忠孝 光大三百年中华民族魂。 318 龙岂潜哉,飞在天,望卿云灿也,便启景行当远大 泉其涌矣,出于地,知滴水渊乎,已滋心地作葱茏 320 龙门跃鲤,荆门翥凤,诗礼振黉门,文教一流名赤县; 泉韵鸣琴,书韵传馨,弦歌扬雅韵,鲲鹏万里上青云。 328 此间传道,此处娱亲,思古发幽情,四面泉流同旧响 有堂洗心,有亭招鹤,抚今思感慨,百年弦唱续新声 335 书院人文昭史韵,仰先贤道德,胸间浩气啸天地; 龙泉活水汇荆园,润学子心田,眼底方塘鉴古今。 352 龙跃灵泉,望象山叠翠,高阁凌空,孝田沃壤,崇德尚贤多胜概; 书攻琼院,听夫子讲经,良师传道,金榜佳音,腾蛟起凤壮名城。 353 人物仰高标,更陆子传经,舒公倡学,不息儒风,喜楚地文昌域盛; 湖山添胜概,听书声悦耳,泉韵清心,长流活水,看华天凤起龙腾。 356 青山掩映,古木参天,楼阁嵯峨,仰陆子讲经台峙,象岭巍巍文脉远; 碧水萦回,垂杨拂地,廊亭逦迤,思老莱娱戏衣斑,龙泉汩汩道源长。 361 前贤遗胜迹,大孝修身,鸿儒讲学,邻景移来生雨露; 泉水活方塘,洗心浴德,养秀育英,潜龙腾起卷风云。 379 借象山之瑞,得龙水之灵,筑院修园,留踪遗迹,百载驰名说胜景 凭隐士其德,以哲人其品,论道谈经,传知授业,千秋载誉慕先贤 411 龙门有角鲤纷趋,汇百派儒修,诗礼重兴,衮衮名流崇泗水; 泉水与弦歌相和,衍千秋道脉,英贤继起,煌煌大象启荆门。 412 绿荫笼翠,红萼凝芳,人夸其秀美园林,幽清山水 奎壁生辉,文华焕斗,我爱此恬然世界,清雅书香 420 继唐宋遗风,品读圣贤书,道德经文传世,学贯古今穷义理 接龙泉地气,纵观胜迹景,天光云影入怀,水流日夜阅春秋 428 书蕴乾坤,学无终止,承翰墨馨香,续前贤魂梦,每让龙泉先得月; 院标卓越,人领风骚,揣匹夫职责,怀己任担当,欣闻后俊屡攀元。 439 四泉活泼来,潜通洙泗渊源,育德洗心,仰止圣贤宏器识; 百景琳琅置,大启文章气象,春华秋实,蔚然梁栋柱江山。 441 数百载龙泉奔涌,携儒风以润黉门,遂古木苍苍,郁郁象山成胜景。 千万人凤藻飞扬,振健翮以凌霄汉,长英才济济,莘莘学子仰先贤。 458 书泉语时吟,书声时响,听晨昏韶乐长扬,漫飘向匝地新花,参天大木; 文章有自,德道有源,倚亭阁古怀高寄,犹想见娱亲莱子,讲学象山。 460 龙蛟潜象山 凭九渊蓄势 儒道振鳞 圣贤立爪 终将破壁展云志; 泉韵滋佳木 任四水育英 春风剪叶 盛世修枝 定会横空参楚天。 463 弦歌不辍,书香一脉出龙泉,自有山之伟,水之明,荆楚本多才俊; 硕德长存,墨迹千年留雅韵,还思隐者风,行者智,古今齐仰圣贤。 471 万千种水木清华,化龙泉于漱玉; 三百载文章锦绣,承国学以求新。 472 龙吟千里闻,望诸生负笈往来,究理研儒,满腹经纶匡社稷; 泉水四方至,泽一片读书天地,含英咀秀,无边风月助文章。 474 龙骧汉水,凤翥象山,修文明道冶情操,育德培才匡社稷; 泉汇方塘,湖开玉鉴,茹古涵今臻造化,安邦治国秉乾坤。 479 圣地续高踪,弘大道以承蒙馆,将冠盖引来,仰止象山增器识; 楚天舒壮翼,凭灵泉所漱文心,向楼堂望去,恍然龙影出云霄。 499 映水之碧、山之青,求知接九渊讲席,蔚起楚才,龙泉教泽连洙泗; 想智者风、仁者范,明理临半亩方塘,传承经学,书院文光耀古今。 501 何人慧眼?趁山形地势泉流,竟造就清幽景象,浓淳文气; 此处灵光,辉孝范经台射圃,犹听来叱咤龙声,殆荡湖风。 515 虎跃象山,激扬三楚雄风,先我登高观气象; 龙腾书院,沐浴四泉膏泽,与君致远读经书。 571 龙吟天地二子遗音苏黄留迹深深书院气接悠悠荆楚 泉涌古今四水涵波江汉钟灵煌煌庠序薪传青青子衿 573 处象山之麓,韫玉怀珠,看楼头悬日,湖底流云,朝露夕风犹带韵;(之字为文言虚字,允许同位重复) 引泉水之灵,澡身浴德,想子静讲经,御天立院,春华秋实自扬芬。 580 书院文光,象山紫气,更雅士啸吟,名流题咏,一碧澄湖传嗣响 方塘活水,日夜泉声,仰理学巨擘,孝道楷模,千秋化雨被苍生 658 金台玉阙,秋月春花,一方土如诗似画,更藉灵泉培大木; 夫子讲经,唐诗勒石,三百年种蕙植兰,欣凭国学励龙魂。 677 龙势傲苍穹,文光射斗,看烟霞笼阁,花树绕楼,长开化境涵儒雅; 泉源奔胜地,气韵冲天,引莱子著书,象山论道,尽得仁风继圣贤。 699 大雅蕴荆门,龙泉毓秀,象岳钟灵,纳山色水声,紫气长萦天地外; 先贤彪史乘,莱子谈玄,存斋论道,融书香墨韵,文光直射斗牛边。 706 龙起祥云,书藏锦绣,道继老莱,迹考春秋,楚地从来多俊秀。 泉生逸韵,院种芝兰,经传朱陆,名扬华夏,象山自此满良材。 716 百年功业正升腾,看三千桃李,秉智慧渊源,圣贤德范; 万里征程堪慰藉,继一脉文明,恰湖山灵秀,荆楚风流。 726 龙隐象山,泉滋荆楚,有多少春秋故事,唐宋文明,漫衍龙泉开造化; 书陈道义,院育栋梁,凭几分厚德仁心,实学真才,长荣书院铸辉煌。 743 四泉鸣铎鸿庠,百余年播火传薪,忆昔时英哲行前,才贤继后 一脉钟灵毓秀,千万里桃夭李艳,看今日文光耀水,龙凤翔天 744 倚象山以挹龙泉,看方塘来活水,生气满荆园,泽有源头滋肺腑; 继蒙馆而兴书院,想州牧立丰碑,大儒留胜迹,春为起点播芳菲。 761 春秋史迹,唐宋勒石,凭千载人文以蕴,咫尺云泥,龙境界行天驭海; 倚象山雄,濒明湖秀,乐四时景色而歌,淌流奔涌,泉精神润地滋民 780 泉亭蕴秀,龙象钟雄,经年散雨飞花,活水文光滋学业; 堂馆培英,祠园仰哲,到此洗心浴德,书香绿色壮荊门。 783 嘉山合道隐,理义溯渊源⑴,雅话长传,弦歌思伟,不负前贤争蔚⑵起; 智水润根茁,文华荣楚望⑶,英才乐育,桃李称奇,永绍⑷正统再高登。 798 邻老莱子山庄,依陆夫子祠堂,绛帐此犹存,千秋地脉,千秋文脉; 承古黉门格调,振新荆门气象,儒风今有继,万缕书馨,万缕德馨。 815 户对文峰 学府与东山并寿 门依象麓 名贤为胜地增光 书院大门 (一)长联 9 龙泉好濡墨,看烟柳明湖,翠柏青松,诗情画意秀灵气。 书院贯流香,感方塘丽馆,长亭曲径,麟角凤毛唐宋风。 27 龙泉历千年 奔涌不息 浸染先贤 藏修息游 浴德洗心 昭彰古粹; 书院经百载 焕然如新 熏陶后学 敬业乐群 春华秋实 塑造今奇。 33 绛帐鹊歌,给力酬龙翥,情爱钟灵,泽及苑坛千态媚; 青衿鹏举,含情飨凤鸣,菁莪毓秀,风吹桃李一园香。 45 当烛从蚕,培桃育李,一山桃李同时发,柱梁撑梦粱横柱竖; 崇文尚德,披星毓辰,四面星辰著地明,境界升华界广境佳。 65 地脉涌春澜,令贤才毕至,四海归心,三百年武略文经时作韵;
书风开胜景,恰岁月延伸,九州仰首,一路上金声玉振笔传神。
66
四泉可润心,重启蒙,广施惠,求顺成,登龙陛,才有芬芳桃李 一校能驰誉,勤安学,尊亲师,常乐友,笃信道,岂无坚实栋梁 ! 69 天横桂月,地蕴龙泉,化良辰以得文光,应时乃盛; 弦弄荆园,墨香书院,争气象而添胜景,壮概咸歌。! 75 大道继尼山,崇德仰贤,虎豹文章云万里; 源头来泗水,育才兴学,鱼龙变化浪千层。 81 龙吟碧水,泉涌甘霖,滋桃润李,育栋培梁,百代园丁垂德范; 书溢清香,院存雅韵,启智迪心,陶情冶性,千秋学子沐儒风 100 长同先圣共芬芳,仰高山以励襟怀,四海文章强国梦; 且向青春舒壮阔,濯碧水而思善德,千秋风雨读书声 131 山象敦和,龙泉吐瑞,草木清嘉德不孤,书香漫处,尽是贤风古韵; 春辉畅朗,雨意催新,荣光挥洒才横溢,好梦圆时,还来后继佳声。 142 荆园辟地毓芳菲,星泉寄畅,白鹤乐群,尺木集诗融智慧; 书院传馨知宇宙,初月会心,文昌绎志,春华启秀壮秋实。 160 一院控荆门,有孝者居、智者临,魁斗投辉,二百流年光灿灿; 四泉来活水,看校园秀、公园美,文明焕彩,数千学子志昂昂。 182 楚水哺英才,立师道启昌明,喜今朝学海腾蛟,应记舒公先缔造; 荆门弘教育,登书山传典范,待来日文坛折桂,且凭骄子证渊源。 183 龙蟠凤逸,济济人才,大隐鸿儒贤师高足,千秋而下各将功业辉名院; 泉咏莺歌,声声诗赋,危楼古木曲槛明堂,万类其中俱藴风骚媲好书。! 184 楚地有才,荆门是要,龙泉启一脉文明,齐家治国,匹夫天下: 湖山悦目,花鸟赏心,书院兴四时气象,格物修身,正道人间。 213 青山排闼、碧水濡心,恰来十里春风,移向亭台寻故事; 文气澡身、德声淬骨,长耀百年学府,更从圣哲觅前程。 240 承楚天一脉儒风,看薪火相传,诗礼复兴,春风满座龙吟曲 酿荆地四时花雨,喜云霞蔚起,弦歌不绝,化雨无私文涌泉 263 对一境风光,龙亦畅吟,岂独是山秀水灵,莱子庄高,存斋台耸; 欣皕年气象,泉犹长笑,当应为蛟腾凤起,弦歌不绝,薪火相承。 300 瞻子静祠、莱彩庄,信道亲师,崇崇远绩,更继兴成龙志概; 铸将军略、明星范,安学乐友,济济时英,犹修励逐梦情怀。 320 龙门跃鲤,荆门翥凤,诗礼振黉门,文教一流名赤县; 泉韵鸣琴,书韵传馨,弦歌扬雅韵,鲲鹏万里上青云。 374 开卷仰先贤,圣域遥通,沐一席春风,不辍弦歌传泮壁; 修身明大道,名山敬赏,读百家典籍,壮观学海起文澜。 441 引龙泉,润书院,降帐弦歌数百年,门墙长挂象山月。 启民智,育良材,杏坛桃李三千树,园苑频来泗水风。 459 象岭逶迤,上接碧天,天佑荆门文献地,园林总待儒贤隐; 龙泉幽澈,下通沧海,海涵今世凤麟材,礼乐爰修周孔书。 479 衍道统于荆楚,灵气塞乾坤,不负鸿儒,龙非池物腾云去; 哺文明以渊源,清声鸣昼夜,皆由象岭,泉濯人心入境来。 554 龙脉钟灵,滋琼楼书院荆园,三百年诗韵长馨,历代宗师同仰止; 象山毓秀,润古木方塘活水,二千里贤风永驻,万般境界已超然。 561 剑气任倘佯,慨当年青衿立雪,绛帐遗风,德泽千秋资教化; 龙泉犹啸傲,看此际薪火相传,书香不辍,心源一脉播弦歌。 571 龙吟天地二子遗音苏黄留迹深深书院气接悠悠荆楚 泉涌古今四水涵波江汉钟灵煌煌庠序薪传青青子衿 611 龙舞一鸣,一院书声朗朗,育德其馨,文风蔚起翘三楚; 泉流四响,四时水韵悠悠,思源而涌,云浪奔来汇百川。 668 龙脉钟灵,滋琼楼书院荆园,三百年诗韵长馨,历代宗师同仰止; 象山毓秀,润古木方塘活水,二千里贤风永驻,万般境界已超然。! 685 龙由此起飞,经何不发惊天吼? 泉自何流出,到此皆成动地歌 686 撷湖山灵秀,抱朴存真,薪传大雅,龙泉魂鉴荆门月; 毓今昔才贤,流芳振铎,梦筑名黉,虎榜英扬古楚风。 733 龙泉通道脉,书院播仁风,二百年安学亲师,大有斯文厚荆楚; 象笔砺心笺,方塘鉴莲节,三千士澡身浴德,自多国器荐轩辕。! 772 几百年黉宫 大儒沓来 人物仰高风 一脉书香传禹甸 数十代学子 意气方抒 琼楼催远梦 满园嘉木报龙泉 775 立荆门以赢远誉,振百年弦铎,育李培桃,青衿早有凌云志; 效先哲而导新知,继一脉人文,传薪播火,名校再描逐梦篇。 775 播百年薪火,育三千桃李,壮志常怀,骏业增辉长逐梦; 奔万里征程,继一脉人文,嘉声不负,荆门举帜再争先。 书院大门(二)短联 17龙泉通泗水;文脉接尼山 42龙泉通地脉;书院蕴天章 43才出时人右; 名播天壤间。 注:上下联分别集:刘长卿《题魏万成江亭》; 李白《南都行》 68 龙启荆门文脉畅 泉流书院水风幽 83文脉连绵来活水 弦歌荡漾沐春风 114龙泉孕育参天树,书院熏陶济世才。 117不绝龙泉洪地脉;永彰凤藻继儒风。 注释:“凤藻”,华美的文辞,文采。唐卢照邻《释疾文·粤若》:“謁龙旂於武帐,挥凤藻於文昌。”唐李白《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当挥尔凤藻,挹予霞觴。”古声入联,上联“绝”古声仄。 118龙泉宏万物,凤藻润千秋。 119龙倚象山吟木秀;泉流黉序染书香。 注:黉序指学校。 141龙跃象山辉圣泽 泉臻上善漱文光 148龙抟九万风云起;泉涌三千桃李开 164泉边书凤藻;院内启龙图。 174龙蟠荆楚阔;泉接泗洙长。 196龙飞天海风云合;泉照圣贤今古来。 199龙行天地净,我至水泉香。 200龙翔天宇群星灿;泉接泗洙翰墨香。 201龙吐祥和气;泉开雅秀光 206龙隐象山地;泉鸣木铎声。 230龙腾湖起低天地;泉绕山流高栋梁。 260龙腾凤翥诗图里,泉韵书香天地间。 267千祥龙地成儒地;皕载泉声是俊声。 (俊声,指才智出众的名声。) 270鱼跃龙门圆一梦 文开泉眼畅千章 293龙游翰墨 播九天星汉 耀六合 泉润儒林 育四海英贤 贯古今 308书院尼山脉 龙泉泗水源 313龙腾凤翥诗图里,泉韵书香天地间。 337书院墨香三楚地 龙泉光耀九州天 338龙行天下九州秀 泉在心中一念清 404龙潠拏云势;泉涵泻玉声。 405一眼龙泉添独秀 百年书院荟群贤 411木铎扬三楚;龙泉下九渊。 433龙举九霄缘鲤跃;泉通四海任鹏抟 436身跃龙门春风起,文开泉眼活水来。 448象山开讲席; 龙脉有传人。 452泉脉承文脉;英才数楚才。 466龙吟泉脉通洙泗,文启世风继圣贤。 471龙腾高远扬英气 ;泉逸清莹毓俊才。 493龙吟荆楚韵 泉涌圣贤风(改一字)! 534龙自象山飞起;泉由泗水接来。 580龙泉一脉滋活水 书院百年振雅风 607龙啸冲天远;泉清逐梦香 638龙啸楚天开气象;泉源学海探经纶。 639龙行天下乾坤大;泉映庠门日月辉。 655龙托庠门担日月;泉倾儒韵洗湖山。 660龙卧象山思破壁;泉流学海正飞舟 667九渊龙脉象山倚;万斛泉源陆海流。 677龙光射斗文光灿;泉韵滋心气韵清。 689书院千年秀; 龙泉一脉真。 691一脉龙泉通楚水;百年学府续弦歌。 696百代师魂,毓成梁柱;九天剑气,光射斗牛 705龙象辈出地;泉林高致天 734泉汇群流成浩瀚;龙腾九宇任扶摇 743道誉千秋双圣哲 文光九域一龙泉 757龙影翻飞惊笔势 泉流跌宕起文澜 771龙破荆门壁;泉鸣书院春。 777龙吟歌世范,泉涌浣人文。 794龙隐象山犹破壁;泉来活水自通灵 815起凤腾蛟 襄南第一书院 藏龙卧虎 楚北无双学堂 文明楼二楼(正门) 3百载琼楼培俊彦;一湖活水跃鱼龙。 9千顷明湖留日月;一楼翰墨润珠玑 11湖映文明天作画;楼开气象树流风 39文栋栖翘楚;明楼照紫微。 50文昌学盛荣桃李 德焕师明蔚栋梁 68文光放眼中华梦 明月舒心桂子楼 77湖韵衬楼雅 文光射斗明 91文心真儒事 自性大光明 158千古文明长励志;八方才俊竞登楼。 162文风千载盛;明月一轮高。 165文盛象山翠;人杰泉水明。 184楼湖共胜文明地;人鹤齐飞梦想天。 205月照明湖镜,文渊厚德楼。 225治学欲明千古事;修身更上一层楼。 231文光射斗英才出;明月开窗书卷香。 240风裁万缕诗书韵 月照一楼水木春 274文光昭后世;明教仰前贤。 278文明光日月;道德写春秋 311明心昭日月;文志卷风云。 319文章修厚德;明月证初心 332文心若水流无竭;明德如山道不孤 335门开荆楚地,楼抱古今风 339文盛象山翠;人杰湖水明。 362一楼汇聚文明史;百世传承孝义风 420文风天地共 明月古今同 426 文序昭今古;明楼壮地天。 427自有硕儒句;长存大雅声 431文心光日月;明志壮乾坤。 433文风振庠序;明月满湖楼 451薪火传千古;栋梁起一楼 471文心为载道; 明德以修身。 477万丈文风舒眼底;一池明月上楼头 484文心以养浩然气 明德而追儒者风(古声) 506抱文明而雅;肩日月倍娇 535文柱撑天地;明楼满俊贤。 573一湖潋滟文明水;百载轩昂魁首楼。 612文光百代堪摩斗;明镜一湖得洗心。 614謹庠之序教;修文明之身 616文星聚彩(集宋•李曾伯《沁园春》词句);明德惟馨(集《尚书•君陈》句) 669文光昭宇宙;(日月)明镜鉴春秋 689登楼开境界; 入座沐春风。 744湖鉴蓝天谁共读?楼邀皎月梦同圆。 746文明抟凤翼;大道滋龙泉。 747 千秋地脉连洙泗;万丈文光射斗牛 文明楼后门 109一楼佳景生诗意 满院英才涌高风 148明月倚楼,文心龙起蛰;清风扑面,苒圃凤来仪。 254文风鼎盛兴荆楚;明月清嘉照古今。 260凭文气所熏,三千树茂;得明湖其泽,十万龙飞 281书声鸟语欣千树;云影湖光会一楼。 329健步此楼文藻厚;临湖如镜水波清。 345幸有班门施鬼斧;始存书卷绪文明。 千古文明滋翰苑;一楼书卷启心扉 370龙出九渊施化雨;泉飞万里带和风 376学问养浩气,文章匡民心。 藻文雅质,质和文并重;明德修身,身与德非轻。 388虎步龙骧多俊彦; 鸟声泉水唱文明。 397院外湖山真砚墨 胸中书海好春秋 411万卷藏修开境界;一方镜鉴导文明。 413文雄八代堪称俊彦;目及千秋自是神明。 423一湖潋滟文明色;满院氤氲翰墨香 421楼展襟怀德智体;景开情寄地人天 427万般气象善真美;千古胸怀天地人 429承古传今书有魂;下联:知情达理学为真。 439莲香碧水堪研墨;日暖高楼照读书。 450蔽日干云桃李地;修身重道斗星楼 458一泓水碧开新景;万卷书香近古贤。 459文培英杰世间盛;德化苍生天下明 460楼冠文明彰远德;园来活水浣青衿。 467承百载文明,育才成栋; 数千秋人物,积健为雄。 491经典常承千古韵;文明正展一楼春 547文起一楼风雅士;德传天下栋梁材 598层楼更上观天地 一水溯回思圣贤 621文化促修身 英才辈出;明湖堪养性 大器潮生 724文脉和风春满座;明贤化雨德盈楼。 荆园圆门 96荆园抹黛诗凝绿;蹊径飞花履带香。 荆楚蜚声,弦歌未已;园林毓秀,亭阁依然。 142院纳精华容鹤立;泉流古韵效龙吟。 150一帘风景方圆内;千载人文咫尺间 180荆楚清风千载馥;园庭翠色四时新 227洙泗源流文脉盛;荆衡秀色画图幽。 注:洙泗,即洙水和泗水。孔子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后因以"洙泗"代称孔子及儒家。 243读史荆权日月长,听风园内山光秀(改) 254荆楚繁荣开画本;园林古雅溢书香。 267楼影争随花影媚,书声竞共鸟声清。 284荆园老凤栖新竹 杏苑雏蛟傍古塘 302书院一心师孔道,方塘半亩种莲香 340一园锦绣,荆花吐蕊荆门艳 四季葱茏,大地含春大木新 350碧树秀天诗耀目;繁花馥地画怡园 351满院书香传古韵;一塘活水浣青衿。 356道通天地外;学贯古今中 360自古藏龙卧虎地;及今裁月镂云园 365泉声鸟语天然活泼 古木回廊自在清幽(改一字) 372墨香巧借龙泉水;月桂长馨书院门。(改一字) 373一院文光舒凤翼;满园芳气漫龙泉。 375古色古香古院; 新声新韵新园 397楼外湖山涵楚韵 园中漱玉起龙吟(改二字) 401园集精华,楼塘亭雅致; 门招俊彦,贤哲达风流 404芳园起舞先邀月;绛帐吟风更识荆。(改二字) 408秀阁名楼山水画 唐风宋韵砚田诗(删四字) 408秀阁名楼山水画,唐风宋韵砚田诗 428荆楚古风,千寻萦胜地;园林高韵,一任秀群芳 429入内方知园中园;切近始观天外天 460荆园活水龙泉韵;楚户青衿桃李天 荆楚栋梁从此立;园林风采向天开 499颜瓢点瑟弦歌地;鱼跃鸢飞活泼天。 注:“颜瓢点瑟”:“颜瓢”指孔子的学生颜回安贫乐道,“点瑟”指孔子的学生曾点鼓瑟答孔子问话而自言其志,孔子颇叹赏。“颜瓢点瑟”在古诗文中经常连用,以表现书院学子的高洁情怀。古声入联, “泼”字为仄声。 500 荆史千秋弘砥柱;园林万象蕴经纶。 572芬芳此日荆园卉 秀挺他年禹甸材 588荆山有玉可称宝;园苑无材不参天 592参天林木堪巢凤;见底心泉不着埃; 711荆门咏古红廊立 园木参天白鹤飞 724荟萃人文园若画;葱笼仙境景如诗 740荆玉粲光,凤龙高逐梦 园林流彩,桃李尽成春 773满园春色来天地;千载文明壮古今。 方塘门口 10人拟金莲清到骨 学如活水浚其源 注:下联引“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 53万粒金莲香涤世 一塘玉影月窥书 61圆闼如窗,墨味琴声过;方塘似鉴,天光云影留。 70翰苑翻书观海岳;方塘蘸墨写春秋。 73书院泉滋鱼乐趣;方塘墨醉水金莲。 75一池秋水生龙角;万里春风振凤毛。 79听鱼水故事;看池塘风情(删成5字) 91一鉴长开源头水 四时不谢烛照莲 96半亩方塘开玉鉴;一泓碧水毓金莲。 一方活水腾龙起;三楚英才化凤飞。 121集天光云影之精气 修锦鲤龙门之大乘 159塘漪澹淡源洙泗 烟霞爽朗惠青春 200碧水涵馨濡凤藻;清风逸韵启龙章。 碧水一泓鱼读画;清风八面鹤冲天。 227品似方塘,天光可鉴;学如活水,教泽长流。 注:上联喻品德如方塘之水清澄可鉴 241掬一脉龙泉养德 守千秋儒道传薪 290常纳清泉辉日月;总归雅韵赋乾坤。 294咫尺池塘,观鱼龙变化;一汪泉水,鉴今古风流。 321一鉴宏开迷月色;单泉长入逐书香 331一镜常开留月鉴 千莲不谢为泉清 353回环活水连儒脉;绰约潜花出俗尘。 注:水金莲又名潜花 365院内书声扬古韵 源头活水净方塘 410一面方塘抟故我;四泉活水濯金莲。 418一溪活水千秋画 半亩方塘万卷书 439一水金莲臻上善;四围清景映方塘。 496方塘落月花弄影;学海腾波鱼成龙 532万千叠清波,被书香透;两百年弦诵,戴月飘来。 568笔点金莲谁染色?晨思玉露我还珠。 570半亩方塘留月住;一园花信报春来。 609塘内金莲开盛象;源头活水涌灵犀。 625清流长注方塘水 好雨频滋黉苑花 677活水一泓生大慧;金莲百态迓新知 705万朵金莲,一池活水;千秋朱子,满院春风。 724院内方塘藏古色;源头活水养清芳 747源头活水接洙泗;鉴上春风振诵弦。 说明:洙泗:洙水和泗水,代称孔子及儒家。鉴:镜子,指方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如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句。诵弦:春诵夏弦,借指礼乐教化。清代陈梦雷《癸亥春日即事》诗之二:“陪金佳气自葱芊,比户销兵讲诵弦。” 793笔点金莲谁染色?晨思玉露我还珠。 洗心堂大门 14为学求知磨剑气;澡身浴德洗心尘 29 一池灵水洗尘眼;半亩方塘净我心。 33藻身浴德扬清激浊;革志洗心入圣超凡。 39浴体澡身昌厚德;洗心革面效前贤 44腹有诗书消块垒;心无尘垢驻乾坤。 51·泉水澡身,纤尘不染;经书浴德,浩气长存。 52浴德自清高洁月;洗心同鉴圣贤风。 60澡出身心如桂馥;浴来道德似梅芳 69澡身去浊承天道;浴德自清郁圣风 90读书可洗心,成才报国;明理能修德,揽月拿云 97活水涤心莲作友;下联:芳风养性圣为师。 100心漱流泉常润德;物涵高格自生香 129揽镜方知真面目;浴德才有大情怀。 131德臻大美龙泉洗;心具通明书海澄! 153儒气澡身,其德自清也;书声流韵,此心波静兮 167胸存俗念心当洗;品若清莲德自馨。 179澡身须近清远浊;浴德当由表及心。 201半池净水从容浸;一种舒心自在生 202澡身须近朱远墨;浴德当由表及心 219浴体洗心除俗气;去邪扶正沐清风 224烟尘拂处心如洗 名利淡时身若轻 251澡身好逐青云梦;浴德方修纯洁心。 302泮池翰墨心能洗,孺子恒时学有成。 328难逃世上千般浊 且洗心间几点尘 351洗净尘心方悟道;抛开杂念好翻书。(改一字) 366龙盘胜地宜浴德 泉涌方塘好洗心 436 浴德洗心春写意; 腾龙起凤地飞诗 449洗心可植园堂桂,浴德能修馆阁书 459丹桂梳风培性气;蜡梅澡雪洗身心 503借一二宿儒清气 洗三千世界尘氛 511智水濯心多坦荡;仁风浴德湛清华。 588洗心存养以居敬;穷理反躬而力行。 注:存养,语自《孟子,尽心》。“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居敬,语出《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程朱理学认为:居敬就是心的主一。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反躬,就是理论结合实践,力求知行一致。 590笔洗龙泉心洗月;堂盈正雅梦盈春 616掬一捧清泉湔梦;邀三更明月入怀。 633人仰高风开眼界;泉流活水洗心尘。 634浴德千流源泗水;洗心一脉接九渊。 663澡身馆外瑶阶洁;浴德堂前秀木馨。 693水涤尘心无俗骨,风传花气有书香。 717掬露更怀天地气;澡身同沐德仁风 801澡身幸有文明水;浴德常观礼义书 805龙门从此跃;泉水洗心来 洗心堂大堂内 70德雨春风,澄清尘雾无他物;崇仁尚德,涤荡世凡明我心。 83弘道传经,灵泉活水常开慧; 修身养德,玉洁冰清不染尘 132浴德从来龙泉水莲荷君子,澡身只在洗心堂梅桂海棠 213掬花香而入墨香,凝作书香,朝夕清香萦肺腑; 修德业以成学业,奋开骏业,国家大业倚栋梁。 237心无尘垢,一脉龙泉洗 堂有兰枝,千秋道德香 257十载寒窗,洁心犹沐德;大千世界,慧目必知书。 263蒙学溯当年,喜绛帐高悬,若个澡身,扑入先贤文字海; 皇华归旧史,看春风劲拂,八方浴德,修成至圣地天心。 292洗泉水而清,其心不染;伴梅花以洁,此德常馨。 303仁风拂面,俱为修身句 德雨洗心,唯有诵书声 311洁体如冰,昱昱银辉天上月; 净心若萏,婷婷玉立水中仙。 314 墨趣书香 濯人品性; 梅花桂蕊 绽我胸怀 376圣人常有师,师之安在,道之安在; 孺子敢为学,学所自来,宗所自来。 460引龙泉活水 海棠蒸月 梅桂煎霞 馥郁洗心香满室; 循象麓金声 儒道为邻 圣贤作伴 文明琢玉德登堂。 479登大雅之堂,何物洗心,掬泉之外,史观楚简身尤正; 摄清奇之气,斯文入骨,泻月其中,人近梅花德不孤。 527捧泉冽而洗心,可见清德辉大宇; 濡兰香以净念,得培玉品熠蟾光。 618德在无尘,出入谁先洗;心惟寡欲,乐忧我自知。 648浴德陶身,德性昭明新日月;洗心许国,心灵面对锦江山 650返本还元,澡身而浴德;守真抱朴,养性以涤心。 655我长磨镜,镜至明时,忽笑逢月下梅香、泉边桂影 君愿洗心,心何浴处?任闲趁一泓劲爽、数径清深。 注:上联说磨镜亦磨心也。磨心至明,则见万千缤纷。劲爽、清深,此处除写景外,兼指学子之德之智,扣“洗心”。 651八百年兰室清芬,浴德澄心,入门恒念舒公意; 九万里云程迢递,凌风振翮,如志不忘母校恩。 724净化身心,以德求才同养正; 融和天地,凭仁立世共怡神。 737传经尤泗水,淋漓浴德龙泉好; 设帐若尼山,㟪垒齐身象岳高。 设帐:《幼学琼林.师生》:“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741象岳展宏猷,翰墨舒怀,烟霞问道; 龙泉开化境,澡身浴德,培智育仁。 758泉接沧浪,澡身而浴德;书香馥郁,养正以立人。 782濯彼清泉,将尘埃洗净 游斯圣地,把肝胆放开 787雨露阳嘉,叩首蒙山思陆子; 传薪播火,倾心绛帐浴龙泉。 798掬一脉龙泉活水,浴德澡身,尘垢且从心上洗; 沐千年绛帐春风,习诗敦礼,文明长在卷中修。【平水韵】 白鹤亭 12白云翔大梦;鹤翅待东风 14听泉飞白鹤;筑梦步青云。 17欲上云天舒雪翅;先将身影憩荆园。 28揽月摘星乘白鹤; 求知逐梦步青云。 30丹顶逐星鸣海月; 青云得路舞天风 42凌空鹤翼追风起;吐浪龙泉洗月来。 44起落千山因有梦;扶摇万里不沾尘 45山麓红梅《梅弄影》,亭巅白鹤《鹤冲天》。 52引泉舒展成龙志;振翼扶搖放鹤心。 65鹤羽凌空邀月色; 流泉弹曲入书歌。 69 琴鹤常鸣争气象;水云足托化良辰。 70清曲唳来声溢韵;雅姿舞起梦翔天 77听泉欣展翅 望鹤欲冲天 93听泉欣展翅 望鹤欲冲天 96一行白鹤排云上 万古清泉带韵流 102凌风长听雨;蓄势欲冲天。 115垒土山高耸 闻涛鹤欲飞 123白鹤听泉唱;清亭带韵吟。 141白鹤凌云追远梦 幽亭极目敞高怀 148万里长风龙破壁;千重紫气鹤鸣空。 149迎风梳白羽;振翮入青云 154文心张鹤翼 弦韵振龙泉 159鸣鹤九皋声自远 抟鹏八表志卓然 注1、九皋,《毛诗正义》卷十一之一〈小雅·鸿雁之什·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注2八表,又称八荒,指极远地方。 177天高鹤势排云起;夜静龙泉浣月来。 200一脉灵泉流雅韵;九天白鹤逐青云。 逐梦拿云呼白鹤;滋花濡草听清泉 206久有凌云志,时怀放鹤心 208亭幽观鹤舞;泉古听龙吟。 230安得青云上;便教白鹤飞 376欲化鲲翅翱瑞地,还留赤翎证丹忱。 246白鹤凌云追远梦;清泉映月涤尘心。 345龙隐泉中窥画卷;鹤留亭上眷书香 390十万清风振白羽 一方秀水养金鳞 393忘机闲似林间鹤 揽胜欣为画里人 偶来观白鹤 闲坐读青山 440十年窗浣月 一举鹤凌云 477欲上楚天勤振翅;若怀荆玉细听泉。 483展翅翩然舞;冲天不尽歌。 484把盏听龙吟击节 临风赏鹤舞排云(古声) (注:“鹤舞排云”,典自唐*刘禹锡《秋词》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 503得山当蕴玉 有鹤自凌风 509梳羽听泉红日上;排空追梦白云低。 510心中存一梦;翅上见重霄 534且舒健翼登云路;更逐诗心上碧霄 543四时泉响千龙化;八面云攒一鹤飞。 600放泉声入耳 随鹤翼凌云 628石上泉流清鹤梦;松间风入起龙吟 642鹤飞舒心地 龙成得意泉 649振翮蓝天传大雅;濡泉彩笔续新篇。 702活水涌来龙正举;时风振起鹤长鸣 706白日放歌思化鹤,青春舒志欲成龙 712摩云久立亭招鹤;折桂高飞鱼化龙。 注:折桂: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鱼化龙:鱼化为龙,古喻金榜题名。 773亮翅长天万里;听泉活水千秋 782鹤如尘外客 泉似古时书 初月亭 6观古亭聚秀 醉新月流云 40:曲径通幽处;月华筑梦时 49登亭邀朗月;对弈沐春风 53银钩垂玉宇 素韵抚青衿 56初心入山色;月影带书香 60观书融皓月;圆梦慰初心。 65苍木笼古韵;月色溢心香。 82花藏千年月 鸟语古木藤 86古木苍山渺;晚亭初月明。 88新书如未熟;初月许相温 96明月窥幽境;清风醉雅怀。 112坐爱云开卷;啸吟月上初。 117高山凭仰止;初月一陶然。 141文光钟地脉 月色鉴初心 152山半生初月;亭前沐好风。 173亭幽匝古树;山静照初弦 187书沾蟾月白;人坐象山青 205晚亭赊月色;晨鸟唤书声。 230初月虽然小;争辉却在先。 232月来花弄影;风过鸟吟诗。 236亭观肥瘦月人读古今书 254初心昭月色;圣境起书声 270人同初月秀 书共淡风香 283静坐迎今月;闲谈入古亭 301清月踱幽径, 绿藤延本心。 314月掩一亭翠 风携半卷香 320象山青未了;蟾魄净无尘 336拨藤初见月 捧卷不知年 367曲径通幽处;高天揽月时。 390书中有净土 月下秉初心 405倚亭宜读景 借月好翻书 419山静宜观月;亭幽好读书。 446半亭荆楚月;满院圣贤风。 半亭,指月初上时;满院,指龙泉书院。 483曲径通幽处;清心抱朴时。 491新亭流墨韵;初月浸书香。 493骋怀山入抱 落笔月流诗 544月光留桂影;鸟语学书声 563书香熏古木;初月听龙泉 573 亭挂隋唐月;林生荆楚风。 注:初月亭最早为隋朝建筑。该亭掩映在古木苍藤之中,曲径通幽,鸟语花香。 613月细溶天地;亭虚纳古今 631苍藤扶月白;赤子揽山青 651古亭思古训;初月鉴初心。 660山色留人读;书声与月听。 671绿兮红所愿;夜者日之余。 注:上联情景交融,既表现亭边美景,又表现出春秋代序、薪火相传的情怀。下联用前人成句,指晚上可以接着白天读书,扣“初月”。《魏略·董遇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733新月谁初读?古亭我复来 743 象山彰象纬 初月证初心 782风熏书似酒 天净月如钩 786居山明月近 倚木白云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