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86|回复: 0

这座皇陵远离京城却没埋皇帝,多次规格升级造就独一无二形制。

[复制链接]

9

主题

82

帖子

132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27
发表于 2016-11-3 13: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说起明帝陵,我们立即会想到南京和北京两地。不过,有一座明帝陵却孤零零地藏在汉江边上的山林中,几乎没多少人知晓。还有这样的事?没错,这座明帝陵叫显陵。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5公里的纯德山上,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迄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历时47年建成,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它是中国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占地面积大,达183.13公顷,是明代帝陵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其规划布局和建筑手法独特,在明代帝陵规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一陵两冢”的结构在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说他是皇陵吧,可这里面埋着的朱祐杬没当过一天皇帝,他能埋在帝陵里全靠他儿子的抬举,思前想后这事完全是靠运气。这座明显陵原本由王墓改造而来,说来就话长了。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七日,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朱祐杬薨逝。这朱祐杬活着的时候是安陆府的藩王——兴王,明武宗朱厚燳赐谥为“献”,就近在松林山选定吉地,按亲王规制建坟园,翌年四月初三安葬。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武宗死了,偏偏没儿子继位。太后和大臣们选来选去,结果朱祐杬的儿子朱厚熜撞了大运,被迎往北京入继大统,是为明世宗。朱厚熜即帝位后,自立统嗣体系,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朱祐杬为皇帝;同年六月,推尊朱祐杬为“兴献帝”。
明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又加尊为“献皇帝”,七月献皇帝神主奉安于奉先殿东室观德殿,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明嘉靖五年(1526年)九月,“奉安恭穆献皇帝神主于世庙”;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则追尊庙号为“睿宗”;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恭迎献皇帝神主供入太庙。

朱祐杬被追尊为皇帝后,原有兴献王坟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明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兴献王坟原覆黑瓦换为黄琉璃瓦,并修筑神路桥等。明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王坟正式更名为显陵。这么一番升级改造后,没当过皇帝的朱祐杬就睡在帝陵里了。
明嘉靖四年(1525年)正月,工部左侍郎顾麟等受命督工,按朱厚熜钦定“图式”兴建新的玄宫,并用一座称为“瑶台”的高大砖石平台,将新旧宝城串联起来,形成了明代帝陵中前所未有的特殊格局。
明嘉靖六年(1527年)十二月,朱厚熜“命修显陵如天寿山七陵之制”,修葺宝城、宝顶并重建享殿,增建方城明楼、睿功圣德碑楼、大红门,并在龙凤门前的神路两侧建置瞭望柱和12对石像生等,开始大规模的改建。
明嘉靖十年(1531年)二月,朱厚熜又将松林山敕封为“纯德山”,立碑建亭。嘉靖十七年(1538年)十二月,朱厚熜的生母章圣皇太后病逝,朱厚熜亲赴北京昌平天寿山,在长陵西南的大峪山下卜定吉壤,准备将显陵北迁,并下命武定侯郭勋和工部尚书蒋瑶等督工建造新陵,并“欲迎皇考梓宫迁于此”。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三月,朱厚熜南巡后返京,四月视察大峪山陵寝,并与显陵风水形势进行比较后,认定“峪地空凄,岂如纯德山完美”;决用“奉慈驾南袝”。同年五月,派京山侯崔元护送母后灵柩南袝,七月同朱祐杬合葬在显陵新玄宫内。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改荆州左卫为显陵卫,以正军李貌才等1200余人充之。九月,命修显陵祾恩殿,遣内宫监太监黄锦,同巡抚湖广右侍郎陆杰提督工程。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又下命改建享殿即祾恩殿“如景陵制”,以工部右侍郎卢勋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工程。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七月,诏修显陵二红门左角门、便路及御桥、墙等。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九月,显陵扩建工程最后完竣。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九月,又遣工部左侍郎张守直重修祾恩殿,显陵的建造才最终告一段落。从破土之日算起,这时已经折腾了整整47年。


明末,显陵遭到破坏,据谈迁《国榷》记载,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李自成至承天,…攻显陵,焚享殿”,地面建筑木构部分毁坏。
清代,显陵得到一定的保护。民国时期,显陵陵区荒芜成为耕地,附近山民听信石像夜间复活吃庄稼的谣言,将部分石像砸坏。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侵占钟祥,窃走显陵部分石刻文物。


当地百姓很多并不知道它叫显陵,长期以来都称之为“皇城”。不知从哪年哪月起,附近老百姓们形成一种风俗,每天农历三月三,必到显陵烧香祈福,称为“逛皇城”。最开始只是附近的老百姓参与,现在方圆百里的人甚至更远的人也闻风而动,三月三那天蜂拥而至,陵园里人头攒动,香烛彻夜不熄。如果魂灵有知,不知朱祐杬会不会含笑九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5-20 14:23 , Processed in 0.05355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