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醒世名言录 2020-03-28 12:07:57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大军之後必有凶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治大国若烹小鲜。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和大怨必有馀怨。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020年3月10月于荆门九龙谷文渊阁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