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3-6-15 16:11 编辑
当官喜欢奉承必昏庸不明 李勋明 2016-02-28 春节闲暇,在乡间做客和一些朋友闲聊,谈到当官,他们都认为现在有些官员好大喜功,唯我独尊,宁受蒙蔽当昏官也不愿听不同意见。我听了不勉感叹,想起小时侯看的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一天,有两个自称国外来的使者,说能制作出世界上最美的衣服,但是任何愚蠢的人,会看不见他们制作的最美衣服。皇帝就相信了他们,于是两个骗子就假装很忙碌的样子说是在绐皇帝做新衣。 皇帝派大臣去看,去的大臣明明什么都没看到,却害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于是回来向皇帝汇报说:“那衣服简直太美了。”皇帝自己也亲自去看,他明明也没看到什么新衣服,却怕臣民们说他很愚蠢,也大加称赞这件不存在的衣服很美,还重金奖赏了两个骗子。并把这件明明没有的华丽衣服穿着被众臣拥去游街展示。在游行中,一个天真的孩子直言不讳的说皇帝身上一丝不挂,实际上是赤身裸体,根本就没穿衣服,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说到爱听奉承话,让我又想起另一个《枯骨自赞》典故。话说有一位汪姓旅客寓居苏州上方山寺中。有一天,这位姓汪客人听见台阶石板下有人说话,感到很奇怪,忙喊同寓的客人来听,大家认为这是鬼魂在诉说冤屈,于是叫来几个小和尚用锄头将石板掘开,挖到五尺深时发现一具朽棺,棺中躺着一具枯骨,别无其它异常现象,就照样埋起来。不到半个时辰,埋棺木的地下又发出人说话的声音,但听不清说的什么。大家说西房德音禅师,德行甚高,能听的懂鬼语,何不请他来听一听。德音禅师来后趴在地上,听了良久,骂道:“不必理睬他!这个鬼活着的时侯做过大官,好人奉承,死后没人奉承了,所以时时在棺材中自己称赞自己。”众人一听这话,哈哈大笑,四散而去,土中声言也渐渐没了。 被人拍马奉承是一种享受,连鬼也不例外。但是喜欢听好话,听得愈多,持续的愈久,到了“枯骨”这种地步,你所付出的代价就越昂贵!而且受蒙蔽越深。这样的历史教训多多,战国时期,齐国相国邹忌觉得自己是个美男,于是问身边的侍女自己美不美?侍女恭敬地答到:“相国您很美。”邹忌再问“那我比城北的美男子徐公那个更美呢?”侍女又恭敬地答到“徐公哪有相国您美呀?”邹忌又去问妻子和爱妾自己和徐公比那个更美,妻子和爱妾也恭敬地说:“徐公哪有相国您美呀?”。有一天邹忌和徐公见了面,他怎么观察都觉得自己还是不如徐公美,邹忌于是悟出侍女夸他美,是因为畏惧他,妻妾夸他美,是为了讨好他,他终于明白自己受了蒙蔽。 其实当官受蒙蔽比好奉承带来的教训更严重,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实际上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到死他才明白受蒙蔽的教训。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军攻入北京,精神崩溃的崇祯帝在连杀了几位嫔妃和亲人后,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可是没有一个人前来,彻底失望了的他,只好与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 咬破手指在衣襟上用血写下遗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其言何等悲伤,何等愤恨,何等无奈,又何等自责!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被敌人俘虏杀死的很多,但临危自杀的却似乎只有崇祯帝一人。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临死也还要写遗诏,表明他有话要说。我想他最想说的是再英明的明主如果遇到一批贪官、庸才,必昏庸不明,岂不亡国乎! 在中国,为官之道最忌骄横跋扈。唯我独尊,必昏庸不明,最终身败名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