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78|回复: 0

老莱子:“荆门文化的土特产”

[复制链接]

1057

主题

2068

帖子

916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68
发表于 2023-2-13 12: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3-2-13 12:10 编辑

老莱子:“荆门文化的土特产”
--《老莱子传奇》研讨会侧记
   本报记者 黄旭升  通讯员 范青枝 楚简
   5月28日下午,本报与市文学艺术研究所在九龙谷组织召开了《老莱子传奇》剧本创作题材研讨会,我市部分楚文化研究专家、知名学者和作家2 0余人参与了研讨会。《老莱子传奇》编剧李勋明在会上谈了他的创作初衷,并就如何推出荆门历史第一名人老莱子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打造老莱子这个文化精品,需要广大热心人士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需要集体智慧和集体创作。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老莱子是荆门的土特产,是最有代表性的荆门历史人物,有很大的挖掘价值。《老莱子传奇》作为宣传荆门文化的重要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可以将荆门的文化艺术产业化,起到发展经济的作用。
   李勋明(《老莱子传奇》作者) 个人认为老莱子是荆门历史人物中唯一能推得出的品牌,我创作动机有以下几点:一是对本土文化的爱好和兴趣;二是对荆门城市发展的关注;三是老莱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但荆门只着重于“孝”的宣传,而忽视了他“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的史实;四是挖掘这张品牌有助于提升荆门城市品位,推动城市文化旅游发展;五是维护民族文化的根本。《老莱子传奇》的创作思路:弘扬道德文化,突出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引导现代人爱护自然、融入自然,追求人物对白的语言美,通过富有哲理性的对话,给人以启迪。总之,希望剧本体现环境美、语言美、有哲理、有思想,能服务于现实社会,形成较高的艺术卖点。
在人物塑造方面,因老莱子的资料较少,所以对人物不作定义,只宣扬道家思想,以道治国。将楚狂接舆、鬼谷子等人物放在一起, 有利于故事的展开,有发展空间。
    楚木(老子研究者) :《老莱子传奇》作为宣传荆门文化的重要作品,有开创性、感染力和文学价值,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其一,建议能够在作品中对老莱子的身份相对确定一些,生活轨迹再连贯一些, 人物和艺术形象更鲜明一些。只有讨论清楚老莱子的身份,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由于电视剧是一种直观艺术,人物、故事、情节要清晰,不能像历史考证一样作一些模糊的结论,要将人物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其二,建议将老莱子和老子合二为一,或者将老莱子单独认定为一人来写,个人认为,老莱子和老子合二为一更好, 这样资料比较丰富,另外司马迁也并未否认他们不是一人。将两个人物有机融为一体,有利于放大荆门的文化品牌,这一点不能轻易放弃,要理直气壮, 让别人都知道老莱子就是隐居后的老子。二者合一还可以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但也不能将老子生硬地切入,可以通过隐性描写来将他交代清楚,让读者或观众来感受。
    赵铮(荆楚理工学院教授) :现在,荆门应该出一个力作,将文化艺术产业化,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老莱子传奇》这个作品应运而生。我的意见是先定格调,后定位。现在这个作品还是一个案头剧本,散文化的结构,精彩的对白,达到了一种高度,有自己的风格。作为一个纯文学剧本,作者应沿袭同一种风格,连接不同的片断,继续完成未完的部分,人物性格、剧本格调以后再讨论。希望作者将老莱子就当作荆门人来写,打造一个独特的形象,将多种思想融入到这个形象当中。
    焦知云(市诗词协会会长、荆门金石专家) :目前,老莱子的研究是个冷门,老莱子是荆门的土特产,目前无人宣传,但以后会成为热门。不管用什么样的体裁来演绎,有几点要把握: 一是人物,要走出史学争论的框框,演绎一个宏大而丰富的舞台,把他作为圣人而不是神来写;二是要扣准老莱子,这个创作不是写历史,可以大胆地写,甚至可以无中生有,打破传统重新塑造人物;三是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与孔子之间的关系要平衡好,不能厚此薄彼,在歌颂老莱子的同时,也要赞扬孔子,抬高孔子。另外,鬼谷子到底是不是实有其人,现在不清楚,他的分量要减少;四是和荆门的历史要挂钩,故事情节要丰富,情节是为人物服务的,这是重中之重;五是语言方面,要适应剧本的特点,文言最好不要,全改成现代话,要符合现代人的习惯。总之,要看到差距,解放思想,挖掘素材,大胆地写。
    李诗德(市文联副主席、诗人) :给作者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理清历史和现实的关系,确定人物怎么定性,不管故事怎样写,都要能自圆其说,把人物立起来。虽然我们手头的资料少,但可供演绎的空间更大;二是理清史实和艺术的关系,艺术作品不是学术论证,不能计较历史时间和事实的准确性,要摆脱这种局限性,要有艺术的想象力;三是理清圣人和神仙的关系,确定好后再下笔,不管老莱子是圣人还是神仙,都要有形成过程,要有所交代;四是语言方面,究竟是用文言、半文半白还是白话,要确定下来,或是不同的段落用不同的语言风格,要进行处理;五是理清立意和现实的关系,怎样处理内容和形式要把握好,如果是通过内容来匡正现实中丢失的传统,那么需要故事来充实,不用担心思想是否对现实有所映射。
    程兴国(市文联副主席、文学评论家) : 建议把人物把握好,作为剧本,不需要来进行史实考证。个人认为,前几集的情节还不够,主要是在探索思想,场景不够,感觉越往后,越放松。建议加爱情戏、论道戏、战争戏、宫廷戏,这些都可以多写。
    杜贤荣(荆门报社编辑) :这个剧本写的是一个历史人物,我认为老莱子是真实的。这里要有一个历史背景,先秦时期涉及到老子、楚王等关联人物,他们的关系要处理好。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问题,既然是传奇,需要大量演绎。另外,道家的思想精华要在哪里体现出来,这要和荆门的历史联系起来,暂时不要考虑宣传问题,按原来的创作思路写下去,按现在的语言风格写下去,写完了再回头来修改,再来参考大家的意见。
    张德宏(市文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编剧) :不管电影还是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艺术,都要考虑大众的欣赏习俗及接收能力,必须要注重故事性,必须注重人物形象,必须通俗化。刚才听了各位的发言,意见大同小异:《老莱子传奇》 前十集的故事性还不强,人物形象还不丰满,语言还没达到电视剧语言的效果。要将这部作品创作成功,我个人认为,首先应该将作者所追求表达的思想和表现的人物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一般来讲,写人必须写事,只有写好事,才能写好人。“事”既是事件更是故事。建议作者:一、列一个故事大纲,设置好每一集场景、 故事情节;二、建立主要人物档案,清楚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及性格脉络;三、建立人物谱系,将全剧主要人物的性格、行动、作用理清楚。然后再按照电视剧艺术的创作规律继续完成《老莱子传奇》。
    周树清(荆门市委党校教授) :我对老莱子知之甚少,对剧本创作也不了解。刚刚看了这个作品后,感觉选题新,立意深,突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题材比较实在。
    崔仁义(荆门市博物馆楚文化研究专家) :《老莱子传奇》这个作品表现形式比较好,我以往参与过不少本土历史资料编辑,形式都是一成不变,现在以剧本的形式来写比较新颖。但是我认为剧本的时间还要往上推到王子朝奔楚,和吴楚之战相近,以这个大背景来切入。另外,作者要把艺术和学术分开来,不要考虑学术的准确性,把思想放开来落笔,往后不断发展。
    严勇(市委宣传部、散文作者) : 这部作品的文学性不容怀疑,但是人物的出场太突兀。老莱子的道家思想形成有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把这个过程展现出来。另外,他的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可以写一些。
    杨秀清(《荆楚风》编辑):作为剧本,就是要编故事,感觉现在作品中的矛盾冲突还不够尖锐,情节还不够丰富,人物性格还不够突出。建议在后面的创作中,多注意这几个方面。另外,希望本土文化能有更多的融入。对于历史文化的挖掘,本身就是要为本土的文化、经济发展服务的,和本土文化勾连越多越好。
    何红霞(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作者) :老莱子是最有代表性的荆门历史人物,有很大的挖掘价值,建议确定老莱子的身份,剧本的对话要更有时空感和张力,能给人以启迪。
    闫丽霞(市群艺馆) :《老莱子传奇》这个剧本的功力很深,作者能把有限的史实演化出来。情感故事很生活化,有画面感。个人认为作者在真实和虚构之间把握得还不够,老莱子的事迹是不是历史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历史精神正确就行。希望作者在后续的创作中,能够将同时期的人物杂糅起来,通过人物之间的碰撞来展开故事,从而突出老莱子的性格。同时可以更生活化,把老莱子的思想体系体现得更具体。

    2010年荆门晚报《老莱子:“荆门文化的土特产”
                --《老莱子传奇》研讨会侧记 》

2010年荆门晚报《老莱子:“荆门文化的土特产”

2010年荆门晚报《老莱子:“荆门文化的土特产”

2010年荆门晚报《老莱子:“荆门文化的土特产”

2010年荆门晚报《老莱子:“荆门文化的土特产”

2010年荆门晚报《老莱子:“荆门文化的土特产”

2010年荆门晚报《老莱子:“荆门文化的土特产”

2010年荆门晚报《老莱子:“荆门文化的土特产”

2010年荆门晚报《老莱子:“荆门文化的土特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5-20 05:43 , Processed in 0.06685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