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人文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3|回复: 0

悠 悠 净 业 寺

[复制链接]

1055

主题

2050

帖子

907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76
发表于 2022-9-2 18: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悠 悠 净 业 寺 (2011-03-06 16:52:47)


                   悠 悠 净 业 寺
     阳春三月,笔者有幸游览了位于城北曾庙村的净业寺遗址,净业寺北临田家冲水库,南与城区相邻,周围山势呈莲花状向北捧护净业寺山岗,当年净业寺开山和尚映莲显清选中此处建庙,可能就是看中了这块莲花形风水宝地,其法号“英莲”二字也可能因此而名。曾庙村王主任介绍,净业寺毁于上世纪初,后来又划给当时的县畜牧局办养猪场,使寺庙遭到更严重破坏。在昔日大殿遗址前躺着两根长约丈余的方形石柱,我们擦去尘土,发现刻有一幅苍劲有力的楹联:

                       悟来五蕴净根弹指声中千偈了,

                       参透三生慧业拈花笑处一言无。

   上联题额“三品衔补用府权知荆门直隶州事锡山王庭祯谨撰并书”,下联落款 “同治十一年岁次壬申年仲夏月上浣”。查史料王庭祯为江苏无锡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至同治十二年五月任荆门代理知州,值得一提的是王庭祯在荆门任代理知州虽然只有两年半时间,却留下不少墨迹,除了以上这副楹联,还有文明湖跃渊阁内《跃渊阁记》以及龙泉中学碑墙上的《重修龙泉书院并增修脯膏火记》等诗文。从这些碑记文字中,可见王庭祯是一位很有才华与政治抱负的州官。
    净业寺创建于何时,清乾隆版《荆门州志》没有记载,通过净业寺开山师映莲显清和尚所撰的《创净业寺碑记》,使我们对净业寺的创建历史有了初步认识,映莲显清和尚早年修炼于城区城徨庙,于甲申(1764年)受戒于武汉归元寺,后云游天下,归来入住东山寺,嫌其寺庙太小,“乃卜地于州治北乡,得净业庵草殿三间”。经过七年扩修,以次建山门、关圣殿、佛殿、观音殿各三楹。“门内钟鼓二楼对峙,韦驮、伽蓝二殿排列左右”。两廊建客堂、方丈、祖堂等室,改净业庵为寺。按照该碑文记载净业寺草创于嘉庆十年(1805年),竣工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距今二百零二年。
    映莲显清在修寺庙的同时,又化缘收购附近田产以维持香火,并勒石《清自置香火田亩碑记》详细明刻其田产数量,告诫任何人不得侵占,否则“明有官府可以伸论,幽有鬼神显示诛罚,庶归于永远流传,不负前人一片苦衷也”,可谓大发弘愿。然而事物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老和尚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沤心沥血所开创的寺庙不到百年就逐步衰落,甚至成为喂养猪羊之所,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开了个玩笑。
    世事沧桑,岁月无痕,石头的顽固记录了净业寺的历史,也让我们记住了“映莲显清”和“王庭祯”这两个名字。如今一些佛教信众们在净业寺的残垣上又搭建了几间简陋的小佛堂,使净业寺的香火得以延续。显清和尚在天有灵,当含笑于九泉也!笔者游览归来不胜感慨,夜不能寐,借用王庭祯所书楹联中八字以及映莲显清名号,赋诗一首以记:
               一片残垣卧高岗,几根枯藤悬半墙。
               石柱倒地托衰草,碑碣朝天掩佛堂。
               映莲山拱荷花地,显清水环古道长。
               弹指声中话沉浮,拈花笑处读华章。
                                                   (见2006年荆门日报)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4-8 03:37 , Processed in 0.0529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