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人文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32|回复: 6

纪念龙泉诞生260周年

[复制链接]

1055

主题

2050

帖子

907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76
发表于 2018-6-21 13: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纪念龙泉诞生260周年
                 李勋明

          今年是荆门龙泉诞生260周年,龙泉书院奠基252年。龙泉由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荆门知州舒成龙凿泉命名,于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四月 “卜地作龙泉书院”。几百年来由于书院以“龙泉”命名,文风丕振,人才辈出。使“龙泉”响誉华夏,声名超过了先前的蒙、惠、顺三泉,而成为象山四泉的代名词。
          龙泉是荆门地脉龙穴所在,数千里秦蜀来脉至此峰尽水合。这里泉声四响,游鱼出没。古树烟茏,鸣禽上下,天机洋溢。百千年来,灵气所钟。镶刻在文明湖畔“坤轴呈机”碑,为明嘉靖年间李鳌所书。易理释乾为阳,坤为阴,阴阳相合而生万物。龙泉乃地域坤地轴穴,“坤轴呈机”寄托了先人们希望斯地长发其祥的美好愿望。
          龙泉是荆门文脉所在。它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道家学派创始人老莱子曾经在这里隐居养亲,著书 “言道家之用”。远在宋高宗绍兴年间,这里就设立书塾(洗心堂)课读学子。唐朝李德裕、宋代欧阳修、苏询、苏轼、张垓等著名文人学士在这里留下美好的诗篇。南宋大儒陆九渊曾经在这里讲学。荆门历史上三孙、二朱、四胡等杰出人才以及近代张自忠、陈士榘、邓家泰等著名爱国将领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龙泉是荆门学子启蒙读书的圣地。即使如今,生活在荆门的每一个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就读龙泉中学,让他们得龙泉风水之瑞气。共相淬砺 “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
          龙泉是荆门革命摇篮,中共鄂西组织创始人胡孟平毕业于此,荆门第一个中**小组和荆门县委也诞生于此。
          吃水不忘挖井人,“龙泉”与“龙泉书院”的诞生,凝聚了清初荆门知州舒成龙的心血。为了修龙泉书院,他带头“先捐银2500金,后续捐银1700两”。又发动绅士捐银3400银两。他的精神感动了社会,阖州上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穷人最少也捐一升米,连叫花子也想法捐鸡蛋四个,舒成龙为修龙泉书院,可谓做到了鞠躬尽瘁。
         舒成龙在荆门治州十二年政绩古迹卓著。他“建署衙,兴学校,立三仓,创二闸,四起堤工,两朝京师”,修龙泉书院、沙洋上方书院、内方书院、掘龙泉、建亭台,维修文明湖、修西门来龙桥,南门文运桥。复读书台、改造唐安古寺、修茸城隍庙、老莱山庄、霖昌观、社稷坛、先农坛、重修孔庙学宫等。由于舒公学识渊博,又善懂中国古代风水学,当时古城建筑几乎都被他按建筑风水理论进行了合理的改造,由于他的建树,使荆门升为省直隶州,辖当阳、远安二县,创造了荆门历史上的盛世。
         舒成龙对荆门的文化贡献更大于他的政绩,他敢于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乾隆版《荆门州志》就是他组织编撰完成。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莱子是否隐居过荆门蒙山(象山)东麓,无确切史料,宋彭乘根据传说,于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公元1036年前后)于蒙山东麓凿顺泉,命名孝子田、孝子井。第一次把老莱子隐居荆门蒙山之阳的传说事实化。七百多年后,舒成龙治州,疏导顺泉,修建老莱山庄,构筑“孝隐亭”,题刻“顺泉”和“老莱子之位”,再次把老莱子曾经隐居过荆门的传说向前推进了一步,为后辈抢老莱子这块文化资源牌提供了重要依据。
         当官求名是好事,舒成龙一生当官为求名,他得到了名也留下了名。舒成龙在荆门历史上治州的政绩无人可比,他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也是无人可及,他的名字会与“龙泉”永远同在。
         其实, “龙泉”能成今天的文化品牌,也是无数志士仁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舒成龙之后,王庭桢、郎锦骏、徐嘉禾、凌兆熊、恩荣等州官相继对龙泉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维修。现在龙泉中学、龙泉公园、老莱山庄等系列配套建筑对“龙泉”这张文化品牌的壮大也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神泉吐瑞藏蛟龙,坤轴呈机隐天机”。让我们珍惜龙泉,挖掘龙泉,打造龙泉,让龙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倘若舒公在天有灵,看到他所命名的"龙泉"响彻宇内, 看到他所创建的龙泉书院人文荟萃,一定会含笑于九泉矣!
                                                                                                                            见《荆门日报》2006年4月11日版
                                                                 读《龙泉书院碑记》
                                                                       
    荆门龙泉书院现在巳历250多年,民间传说当年荆门知州舒成龙为了筹集资修建龙泉书院,召集全州财主、绅士集中赌博三天,把所有输赢赌资统统作为捐资修龙泉书院。是否确有其事?让我们从舒成龙所撰《龙泉书院碑记》中去探索。
    舒成龙在《龙泉书院碑记》中首先介绍了中国建书院开始于唐朝,至宋朝时大兴,他回顾了历史上出之荆门的:三孙、二朱、四胡等杰出人才,指出广教兴学,“绍往开来,起衰振敞”,是他作为一州之长之责任。
    接着他叙述了建龙泉办书院的过程:岁丙寅(公元1746),于象山蒙泉与惠泉之间掘得龙泉,在周围增修亭台祠阁,“甲戌春(公元1754)乃成之”。同年四月“卜地作书院于龙泉旁”。又东构荆园,筑土为山,引泉成池,筑草堂纪念“三孙、二朱”,使这些建筑与书院右全忠祠,孝隐亭互相掩映,让学子们“共相淬砺,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使他们成为社会与国家栋梁之才。
    碑文最后详细记录了修书院筹资来源,录其部分原文“余先捐银二千五百金,后续捐银一千七百两,合州绅士商耆,其乐输银三千四百二十三两九钱三分,内有绅士未缴银一千零五十四两一钱二,共实银六千五百六十九两八钱三分……,共用过银六千八十三两九钱三分,仅存银四百八十五两九钱,缘余升任衡府,一时催缴难齐,随代绅士垫出银一千五十四两一钱……,通详各宪批允正暑催缴,还项俱缴完之日,将乐输姓名银数另行勒石,以垂不朽云。乾隆二十年季秋月谷旦立”。
    以上碑文改用现在的话说:“我舒成龙为修书院先捐资2500金,再捐银1700两,全州绅士、以及有钱的商号财主自愿输银342393分,其中有的绅士未缴银175412。合计应该收银656983分。实际用银608393分,因为我调任衡州府,一时催缴难齐,请代绅士先垫银10541钱,现在应该抓紧催缴查收,待款项缴齐之日,将这些乐输者姓名和银两刻石留记,乾隆20(1755)9月立”。
    舒成龙在以上这段话中用了两个“输”字,有学者认为这就是赌博筹资。但是笔者认为舒成龙虽然在北京有十三亲王这个政治背景,由于赌博在封建社会也属于闯红灯,舒成龙不可能冒这个风险。根据州志记载,舒成龙原准备自己捐资修龙泉书院西半边,社会各界人士知道后很受感动,阖州上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穷人最少捐一升米,连叫花子也想法捐鸡蛋四个,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编志者们粉饰之辞。事实上舒成龙升任衡州时,按照清朝规矩;州官离任要四柱清册:即人、财、物、武器要交割清楚。碑文中说修书院所缺一千多银两,不得不请代绅士垫付,并且强调输银未缴者,必须限期缴纳。话中似乎还带有强制性。这与“乐输”和社会各界主动捐款的说法似乎有矛盾,令人费解。现旅居美国的荆门籍程宝林先生则认为:碑文中的“输”,自然是“捐输”一词之略,也就是自愿认捐之意。碑文后面带有强制催收之意,应解释为绅士们当时自愿认捐,已经登记入册,并获得官府、民间赞许,实际上已经得利(荣誉感),后迟迟不缴,自然有戏弄官府之嫌,用现在的话来说,公开认捐是有法律约束力的。舒成龙离任前,自然要将这笔款子收回来,补其他士绅垫付的工程款项。程宝林先生的以上解释应该比较正确。总之舒成龙为修龙泉书院想尽了办法。
    舒成龙敢于挖掘历史文化,乾隆版《荆门州志》就是他组织编撰完成。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莱子是否隐居过荆门蒙山(象山)东麓,无确切史料,宋彭乘根据传说,于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公元1036年前后)于蒙山东麓,凿顺泉,命名孝子田、孝子井。七百多年后,舒成龙治州,疏导顺泉,修建老莱山庄,构筑“孝隐亭”,题刻“顺泉”和“老莱子之位”,为后辈打“老莱子”这张历史文化名人牌提供了重要依据。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明万历年间,有人于当阳城西竖上一块“长坂雄风”碑刻后,使荆门长坂坡一下跑到了当阳,所以今天我们研究历史不能就史论史。如果舒成龙当初不善于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荆门城市就不可能有“三台八景”。宜昌的欧阳运森先生曾在《 谈谈荆门与宜昌的历史亲缘关系 》一文中指出“荆门的同志很本份,一是一,二是二”。欧阳老先生的话是否值得我们深思?
                         (原发2004年荆门日报)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4-7 18:05 , Processed in 0.07505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