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朴先生自述 《荆门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辑录刘芳 简朴字若素,湖北省荆门县人,1903年生,先世耕读传家,家道小康,兄弟姊妹5人,余行四,妻闵青华,1925年归,生子女五,皆已成家立业。 在北伐前求学期间,新文化运动,已弥漫全国,同学中订阅新刊物者颇多,余曾订阅《东方杂志》、《学生杂志》,《向导周报》及《胡适文存》、《独秀文存》等书,因而在思想上无形中逐渐摆脱传统的士大夫观念。925年,得悉广东革命政府,派员至武汉秘密招考黄埔学生,经乡先辈之介,加人国民党,即参加秘密考试,间道赴粤,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军事。毕业后,奉派担任北伐军中之党务政治工作,除负责政治训练外,荷枪实弹,冲锋陷阵,与战士列兵无异,部队长亡,吾即带领部队继续作战,历经江西之铜鼓、奉新、南昌,浙江之龙游、杭州以至上海,以至东路军参战的各大战役,无不参与。军校政治科毕业的同学,牺牲于激烈故场中者不知凡几,余之得以不死,亦间不容发也。 在此一时期中,有二事最是感人:(一)蒋公中正当时任北伐军总司令,在战况最紧急时,余曾亲见其仅带卫士数人,穿梭于最前线枪林弹雨中,辛苦督战,真可谓置个人死生于度外也。(二)北伐军每到一处,即举行军民联欢大会,北伐军每经接触,人民即送饭、送茶水,抬伤兵,视北伐革命军人如家人。此种情形,不胫而走,迅即传至敌人辖区之内,我军未到,地方人少、早已秘密准备欢迎,战争发生,敌人立即溃败。故军纪严明,军民一家,先声夺人,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沪杭战事告段落不久, 闻武汉少数军人,心怀回测,图谋不轨。1929年春,余奉命潜回武汉,探究竟。 蒋公于是年三届三次全会后,随即督师黄州,一鼓而下武汉,大局转危为安。余乃顺道回荆门原籍省亲,在家小住数月,旋即返京。抵京后,受戴雨农将军之聘,赴杭州警官学校任政治指导员,并兼杭州市警察总局政治指导员,督导总局所辖各单位之政治训练工作。一时杭州市之警察风貌,焕然一新。 是时,日人谋我益急,政府为充实作战力量,乃筹办大专学生集训于杭州,余受命为政治主任教官。在数次集体讲话之后,发现受训人员笔记内有如下之记载:(一)主任教官讲话中,含有浓厚的麻醉性。(二)向国父遗像鞠躬,为崇拜偶像。我知其大多为江大学生基督徒学生,遂采取各种措施,如座谈、辩论会、个别讨论等。用理论与实践,多方辩证道理。未及一月,情势大变。彼等承认已往观念幼稚。这思想的拓荒工作,终于获得相当成功。 余私衷至以为慰。 1925年3月,军委会成立委员长武汉行营,调余为行营主任办公厅机要秘书兼科长,主持华中情报工作,与奸商、汉奸、匪谍及黑社会份子奋战数年。1938年行营撤销,改任空军政治部主任。仅4月,蒋公手令派余任空军总部政训处长。此项工作,名称虽时有改变,如新闻处、政训处总政治部,内容并无变更,连任达14年之久。 其间有足资记述为:(一)1944年,参加党政高级班受训,抗日军兴,与同学诸君朝夕相处,获益良多。(二)1945年抗战胜利,外蒙古决定是年10月20日举行选举,成立自治政府,报请中央派员监选。余受命参与监选团。10月18日飞库伦,24日返北平,所见所闻,外蒙已一切俄化,早已成为苏联附庸,真令人怵目警心,无限愤慨。(三)1947 年冬,余回湖北荆门县竞选国民大会代表,顺利当选。(四)返京后,创作空军军歌有成,歌词壮丽浑宏,深获各方好评。(五)1950年为加速空军建军。余发起召开全军代表大会,总统亲临训话,出席代表发表精辟意见甚多,集腋成裘,收获颇丰。军中有民主式之集会,此为突破性创举。1961年退役,先后获国民党政府颁授奖勋章9座,现仍为中央民意代表,兼国民大会宪政研讨委员会编纂委。岁月如流,垂垂老兵,但愿重归故里!如愿足矣。 (注:本文为简朴将军遗稿,题目由编者所加,文字稍有改动。将军重归故里的愿望终未实现,不幸在台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