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刘克庄《送全潮州三首》绎释

0 / 972

704

主题

926

帖子

354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43
发表于 2024-1-29 16: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载于季刊《潮州》2023年第1期(总第129期)·史志资料·第21-23页。
刘克庄《送全潮州三首》绎释
曾楚楠
  “全潮州”即全昭孙。据潮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潮州》2022年第4期刊载全新华、全光泉《全昭孙其人及在潮州宦迹》一文所引《有宋太师全公墓志》称:“先君讳昭孙,字懋叔,号立山,稽阴人。……壬子(淳祐十二年,1252)升带阁赞知潮州军州事……”故有“全潮州”之称。宋度宗即位后,于咸淳三年(1267)正月册昭孙女全玖为皇后,父昭孙已逝,推恩赠太师、和王。今浙江绍兴市东浦古镇有“兴福侯昌王庙”,立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五月的《兴福祠碑记》称:“王姓全,讳昭孙……里人奉祀不替”的记载。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南宋淳祐六年(1246)特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中书舍人,累官工部尚书兼侍读、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谥文定。绍定二年(1229)原任潮州通判,因赵至道诬陷其嘲咏谤讪,改主仙都观,遂与潮州有短暂因缘。
  全新华等文章从《后村先生大全集》卷2摘录《送全潮州三首》,对全昭孙在潮州知州任上的业绩作了描述,特绎释如下:
  五管①惟潮地接闽,自唐牧守②畀名臣。欲安瘴岭疮痍俗,暂辍天家③肺腑亲。新堞④永为州壮观,彩虹忽间海楼陈⑤。皆言明主临轩遣,不是诸公启拟⑥人。
释:
  ①五管;指岭南地区。唐代指广、桂、容、邕、安南五府为“岭南五管”。《旧唐书·地理志四》:“(唐高宗)永徽后,以广、桂、容、邕、安南府,皆隶广府都督统摄,谓之五府节度使,名‘岭南五管’。”唐·韩愈《刘生诗》:“昔鬚未生今白头,五管历遍无贤侯。”
  ②牧、守:泛称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唐·白居易《张聿可衢州刺史制》:“牧守之任,最亲吾人。” 畀bì,潮音读〈秘〉。意为赐予;给予;委派。如《尚书·洪范》:“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尚书孔氏传》:“畀:与。”《左传·隐公三年》:“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首联意为:在岭南地区,惟有潮州与闽(福建)连接,自唐代以来,潮州长官的任命,多委派名臣(如常衮、韩愈、杨嗣复、李德裕等)。
  ③天家:对天子的称谓。汉·蔡邕《独断》:“天家,百官小吏之所称。天子无外,以天下为家,故称天家。”
颈联意为:(承首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移易“蛮烟瘴地”的岭南地区有如害了“疮痍”病的习俗,皇帝暂时停止了与名臣间的像肺腑般的亲密关系。
  ④堞:城上呈齿形的城墙,也称“女墙”。《左传·襄公六年》:“甲寅,堙之环城,傅于堞。” 观guān,潮音读〈贯〉。观望;境观。
  ⑤间jiàn,潮音读〈肩3,如“间谍”之“间”〉。
腹联意为:新修的州城外城的雉堞,永远成为潮州雄壮的境观,像彩虹一样的州城忽然插入锯齿状的、有如海浪般的城堞横着排列。
  ⑥拟:通“疑”。《墨子·明鬼下》:“是以莫敢幽闲,拟乎鬼神之(有)。”高亨新笺:“‘拟’借为‘疑’。”《汉书·扬雄传》:“枳棘之榛榛兮,蝯貁拟而不敢下。”唐·颜师古注:“拟,疑也。” 启疑:《旧唐书·经籍志》:“《启疑》三卷,顾凯之撰。”
末联意为:皆言(牧守畀名臣)是皇帝在宫室做出的决定,不用名臣们胡乱猜测是谁推荐的。
  潮人无计驻轩车①,来扇仁风仅岁馀②。棘院从今添立鹄③,金堤亘古免为鱼④。真堪香火陪韩庙⑤,谁采风谣继业渠⑥?曾忝史官牛马走,不妨奋笔为公书⑦。
  释:
  ①轩车:有屏幛的车。古代大夫以上所乘,后泛指车子。
  ②全昭孙于宋淳祐十二年至宝祐二年(1252-1254)知潮州军州事,名为三年,实则“岁馀”。
  ③棘院:即贡院。贡院为防弊端,围墙加荆棘,因称“棘院”。《永乐大典》卷5343引《三阳志·贡院》曰:“辟贡院于城北之五里……绍兴二十年(1150),谢侯寻乃营郡学故址而院之。”而潮州参加科举人数日增,自二千人至六千六百馀人,“试席终以窄隘为病。庚子(1240)诏遂通郡学直舍后,加横廊者三…… 淳(应为“宝”)祐甲寅,全侯昭孙再辟西畔二庑,遂与东庑等。”
  鹄gǔ,潮音读〈酷〉,箭靶。引申为目标;目的。指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结果。“添立鹄”,颂扬全昭孙扩展棘院的目标,无非是为潮州士子应试着想,增加高中的机会。
  ④“金堤”句:《永乐大典》卷5345引“郡文学”吕大圭《新堤记》:“宝祐元年,南桂新堤成……淳祐辛亥八月,水堤溃…… 今郡侯全公昭孙莅事之初,首访民病,慨然曰:‘事有急于此者乎?春且潦,吾民其鱼矣!促成之……’经始于壬子(淳祐十二年,1252)仲春,告成于癸丑孟夏(宝祐元年,1253)……非全侯其孰成之……故大圭谓:是役侯之美有三。知其人而信之,明也;坚其力以行之,果也;宽其役而恤之,仁也。行一物而三善得焉,是可以书。侯又虑新土之未实也,夹植柳以盘其根;患冲流之易突也,筑子堤以杀其暴,其为后日虑至深远也。噫嘻!推是心也,岂特一堤而已哉!”故第四句以“金堤亘古免为鱼”褒之。(亘gěn,潮音〈斤3〉。亘古:自古以来,从来。)
  ⑤“真堪”句:据拙著《韩愈在潮州·佚碑》(1993年文物出版社)引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91《潮州修韩文公庙》载:“淳祐辛亥(十一年,1251)刘侯希仁……属郡文学吕君大圭修废,捐俸楮三千以倡。俄而刘侯去……全侯昭孙至郡,各助楮二千…自门及奥,轮奂新美,柱若壁之用土木者,皆易以石。糜楮四万,以宝祐初元(1253)季秋落成。遂并新八贤祠.砻坚革腐,规制如庙。”是知知州全昭孙在潮州任上,曾修韩山韩文公庙及八贤祠。故刘诗以“真堪香火陪韩庙”及之。
  ⑥“谁采”句。风谣:原指《诗经》十五“国风”。亦泛指反映风土民情的歌谣。《后汉书·方术传·李郃》:“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 业渠:为振兴水利事业而修筑堤渠。
第三联意为:真应该(享受)百姓的配祀韩庙,有谁观采风谣来继承修堤渠事业?(业:繁体字“業”,与“葉”字相似。拙著《韩愈在潮州》中“业渠”作“叶渠”。)
  ⑦尾联刘克庄自谓:我曾经不自量地担任过史官,不妨奋笔为全侯疾书。(牛马走: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虞翻骨体素多屯,垂老遭逢白发新①。岂有一辞裨衮斧②?亦无三制报丝纶③。孤臣命薄难谐世,明主恩深欠杀身④。不道归田无以报,暮年长作祝尧人⑤。
  释:
  ①虞翻:三国·吴·馀姚(今浙江余姚市)人,字仲翔。少好学,有高气,为孙策功曹,出为富春长。曹操辟不就。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直谏,权不悦,多见谤毁,坐徙丹阳泾县,后又以酒失,徙交州。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在交十馀年卒。骨体:犹言“有骨气”。 屯:艰难;困顿。《庄子·外物》:“心若县(悬)于天地之间,慰暋沈屯。”唐·陆德明释文引西晋司马彪曰:“屯,难也。”次句言虞翻晚年在交州事。
  ②裨:补益。衮斧:犹奖惩,褒贬。古代赐衮衣以示嘉奖,赐斧钺以惩罚。
  ③三制:指国力之“强、弱、中”三种等级。《管子·枢言》:“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 丝纶:《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唐·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其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如似纶者。”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
  第二联意为:虞翻的谏诤,岂有一言涉及褒贬的补益,亦无关诏令是否关系到国力。
  ④孤臣;孤立无助的臣子。南朝·梁·江淹《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刘克庄处于国难当头的南宋后期。对黑暗的宋末的现实政治非常不满,首作《落梅》诗,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句,被指控为“讪谤当国”,竟被废官十年。这是宋末有名的“落梅诗案”。因有本诗“孤臣命薄难谐世,明主恩深欠杀身”之第三联。
  ⑤祝尧人:《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地名),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后代归纳为“华封三祝”。刘克庄罢官以后,返里归田,惟有当个“祝尧人”。(细味全诗,“尧”应有双关意思,既指“明主”,亦指全昭孙。)
  综上所述,刘克庄《送全潮州三首》(特别是前二首),可助后人了解到南宋淳祐十二年至宝祐二年(1252-1254)的潮州知州全昭孙的宦迹:重修位于韩山的韩文公祠;复修南桂堤;增修城堞;扩修贡院。在十几个月的任期内,作为一州的最高长官,全昭孙可谓是实干、高效的州官。鉴于潮人对“全潮州”的了解恐怕还不熟悉,特将刘克庄的诗作点绎释。不妥之处、尚祈识者教正。
(题图: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浦镇兴福侯昌王庙里的全昭孙塑像  湖北荆门全新华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