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宋末太尉全永坚“托跡荆土”历史文化意义

0 / 1014

704

主题

926

帖子

354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43
发表于 2024-1-29 16: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载于双月刊《荆楚风》2023年第3期(总第102期)·古道新韵·第33-36页。
宋末太尉全永坚“托跡荆土”历史文化意义
全新华
  宋末太尉托迹荆土历史文化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为挽救南宋,全永坚迎难而上,前出京湖地区抗元四年之久;二是因全永坚落迹荆门而建有祀奉全玖的兴福娘娘庙,承载着700余年的荆门历史文化;三是汪元量南还寻找全永坚20余年未果,终老湖山,全玖灵榇至今暂厝河南平顶山待归葬。
  发掘宋末太尉托迹荆土历史有如下意义:
  一、补充、完善、纠错史籍南宋史,提升荆门历史文化品级。
  二十四史中,《宋史》是比较特殊的存在,有“繁芜杂乱”之称。元朝短暂几十年,内部非常混乱,争权夺利从未停歇。元末社会动荡加剧时,朝廷猛然发现前朝的史书还没修编,于是至正三年(1343)三月,由丞相脱脱主修。脱脱于至正四年(1344)五月辞职,由不谙汉字的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修。至正五年(1345)十月匆匆成书,用时二年半完成了国祚300多年宋朝的《宋史》修编。
  《宋史》是在原宋朝自编《国史》基础上删削而成。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宗三朝的“国史”因蒙元南侵,没来得及修撰;虽有大量的日历、实录、拜罢表等带到大都,为元修《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修撰者匆匆急就,基本上是资料的简单罗列,在史料的裁剪、史实的考订等方面存在不少缺憾。而德祐二年(1276)正月至南宋少帝祥兴二年(1279)三月崖山终宋,端宗、怀宗二朝共四年的宋史、皇室史料业已沉入大海,仅偶有史料、历史信息存于民间名人笔记。至于全永坚前出荆湖抗元、托迹荆土这一史实,则未见诸史籍,国人前所未闻。毕竟:全永坚赴荆抗元已是宋元之交,而且隐秘而来;大宋新亡,他是元廷正在寻找的要人、通缉对象,其抗元事迹不可能被征集、更不可能载入正史,湮灭于历史长河实属正常。然而,家谱有所记、族史在传承、遗迹已发掘、祠碑能佐证。后人有诗云《全太尉抗元》:宋元鼎革临安破,随扈三宫蹙向北;扬州忽遇宋兵截,太尉扁舟奔鄂岳。
  《宋史》明显存在“北宋详、南宋略、宋末缺”的现象。元修《宋史》的传记人物多为北宋,2400多个传记人物中,竟然没有因御蒙古军而马革裹尸的内旨太尉、赠太师、追封和王的皇后之父全昭孙,和其子、参知政事、太尉全永坚;更有《循吏传》,全为北宋官吏,不知是遗漏了南宋,还是因南宋抗元便没有一个好官。
  系统发掘这段史事,不仅能补充、完善宋末历史,也可以纠正《宋史》中的误记,甚至正本清源,局部改变史籍不全的南宋史。
  一是补充、还原《宋史》中宋戚全氏人物的史料、信息。
  浙江绍兴东浦全氏是宋末60年的皇亲国戚,自南宋中期至元朝,世代联姻。宋末国破,全氏家亡,东浦全氏全部流寓失散。《宋史》虽然有《全皇后传》,也偶有全氏人的信息,却把度宗皇后全玖与理宗生母全氏的辈分搞得前后矛盾,时而侄、时而孙;把理宗的嗣母去世记载为生母;把理宗的舅舅、全玖的堂叔、进士、平江军节度使判湖州的全清夫记录为全玖的弟弟,辈分倒置,让史家看着就犯糊涂。《宋史》将宋末太尉记录为全永坚,而其父墓志文署名“允坚”;虽然提及御赐皇后之父家庙,却无全昭孙传记。全昭孙二度知州,以内旨太尉领兵御蒙军,马革裹尸,追赠太师、追封和王,也仅见于地方志、刘克庄文集、御赐家庙和族谱。
  二是对谢太皇太后重新历史定位。
  长久以来,史家依据蒙元朝廷传承的史料,认定谢太皇太后就是单纯的投降派。
谢太皇太后在开城逊国前,面对“满朝朱紫尽降臣”(汪元量以诗述史记载)的现实,曾召集皇亲国戚闭门商讨如何应对、自救。她任其侄子谢堂为两浙镇抚大使、全永坚为浙东抚谕使,责成两人趁元军尚未封锁钱塘江口,调遣十五艘大船,装运宫中财物出海南下,为日后建立行朝、延续大宋国祚作了必要的物质准备;而且加全永坚太尉衔,代恭宗授“文武丰亨”印信,由其寻机前出京湖地区建中军营帐,与西南、东南宋军犄角挽宋。全玖也正是知道弟弟应在京湖(与“荆湖”有区别)一带,才安排世代儒家的汪元量入道教(元朝国教)以获南还,并前往寻找。这些史实对“史籍南宋史”具有颠覆性:长久以来,谢太皇太后被当作南宋最大的投降派。谢太皇太后究竟是投降派,还是务实派?本文所曝史料必然会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对南宋亡国史有再认识。由此可在荆门召开史学界全国性高级别的学术研讨会。这段历史的发掘和“文武丰亨”印信的出现,不仅补充了宋末国史,改变目前史籍上的南宋史,也必然在补充荆门地方志宋史的同时,为荆门文物事业增光添彩。因为过于专业,此文不一一细述。
  二、为荆门新增一张历史文化名片,提升我市历史文化品味。
  钟祥市明显陵系因明嘉靖皇帝之父而成帝陵,现为星级旅游景点,也是我市历史文化薄弱的遮羞布。而在它240年前的宋末,始建于东汉至东晋(准确时间待考)时建阳驿之北的三清观,就是宋末太尉全永坚抗元栖身之地;早在元朝时就衍变成祀奉南宋末代皇后全玖的庙宇,明清之时已广受乡民祀奉。
  全玖是封建社会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在民间和史学界都受到好评的皇后,深受南宋遗民和历代史家的尊崇,历史评价颇为正面。她来自民间,自幼深知民间疾苦。册妃前记挂百姓,以淮湖人民为念,朝堂之上自然流露出“臣妾父固可念,淮、湖百姓尤可念”的心系苍生之语。入宫册妃及至立为皇后,从不侍娇邀宠,不贪恋权力,不干涉朝政,不祸乱后宫,不为娘家人争取名位、利益,专心抚养幼子,深得度宗尊重、朝臣敬重。被掳大都后,忍辱负重,陪伴、教育恭宗;恭宗被遣青藏出家,她则入正智寺为尼,常年青灯伴影,木鱼声中日亱趺坐,为大宋遗民、天下苍生祈福廿年,及至终老。
  如今当地村民将庙宇修缮转型为“大宋遗韵民间文化馆”,保留“娘娘殿”的同时开辟出“荆门宋史室”“全玖文化室”。根据她生前史实、事迹整理归纳出的“全玖文化核心”已在全玖文化室展示,即:嗜学、礼貌、和蔼、友善、孝敬、守道、自尊、隐忍、担当、责任、勇敢、坚强、大爱、大义,这与当今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举办全玖文化研讨会,将全玖文化申报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期待的。
理法上,全玖灵榇至今暂厝河南平顶山叶县。若能象征性将她归葬于此,圆其700余年的归葬梦,则“兴福娘娘庙暨大宋遗韵馆”所承载的历史之悠久、文化之厚重,定不输于明显陵。汉代的道观、宋末太尉故居、700年前元时祀奉宋朝皇后的庙宇、宋末皇后归葬陵集于一体,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之厚重不言而喻,其历史文化开发前景不可小视。
  从太尉“托跡荆土”发掘宋末历史,系统开发“兴福娘娘庙暨大宋遗韵馆”文化,必然能提升荆门历史文化品味,缓解在古代历史文化承载上,荆门相形于周边地市如宜昌、荆州、襄阳明显偏弱的现状。将其打造成人文旅游景点,定能辐射周边地市,为我市旅游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我市 一张闪亮历史文化名片。
  三、展示荆门稀缺宋元历史元素,打造星级人文旅游景点。
  不论是明、清版的“荆门州志”,还是新建的荆门博物馆,涉及荆门的宋元史料、文物似乎均为空白。
  荆门得名于初唐,建城于南宋。荆门建市今年40周年,而荆门以独立行政区划始于何时,官方似乎没有找到源头。笔者与学者曾维春研究认为:唐末高季兴时期的“统县政区”荆门,应为荆门独立行政区划的雏形源头,独立于北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荆门虽时起时落、与周边地域分分合合,但荆门自北宋以来一直独立存在。寻找到荆门独立源头后,搜寻荆门宋元遗迹、遗物,发掘、补充、完善、展示荆门宋元史,便是当代荆门人的历史使命,也是发展的又一个契机。
  “宋末太尉托跡荆土暨兴福娘娘庙”为荆门提供了宋、元遗迹、实物和丰富的文化史料。它承载着全永坚宋末行述,供奉的不是虚无缥缈的神和传说人物,而是人格高贵、品德高尚、历代史家推崇的真实史载人物,其展示的文化现象、文化内涵、历史人文、历史典故自然就丰富起来。
上文已提到将“全玖文化”上升为我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加以保护和发展,而全昭孙、全永坚父子太尉的人格魅力所体现出的精神实质,也正是新时代推崇的中华优秀文化组成部分。
  史载:全玖善绘画,略通经史。少时随父知州,蒙元南侵时随父援谭州,往返江湖,备尝艰辛。进士汪元量,世代儒家、世受皇恩,宫廷琴师,以诗词述史传世;为寻找全玖归葬之地而入元朝国教道教;至元二十六年(1289)初南还钱塘后,即开启了历时20余年、不间断地寻找全永坚之路,直到终老湖山、遗憾离世;世人不明就里,以为他云游成仙。开展“全玖杯”画展、汪元量诗词大赛、汪元量山川旅行,均是不错的文化活动项目。
  同属沙洋县的新城遗址、岳飞城、大宋遗韵馆(兴福娘娘庙、宋末太尉抗元栖息处)铁三角,可组合成中华民族千年来推崇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其承载的南宋史打造成南宋文化一日游,是待开发的荆门宋元文化旅游优质线路。
  位于沙洋县五里镇的移址新建岳飞城,在民间似乎颇有微词、已受诟病。若发掘荆门宋元文化,整合资源,将移址新建的岳飞城转型为“荆门宋城”,展示宋代荆门历史文化则不失为其文化生路。
  前出荆门的太尉全永坚,理论上是南宋最后一任岳飞城宋军主帅;而其叔祖全大声是南宋临安岳王祠五品主管,将这一史实平移嫁接到“荆门宋城”的岳飞城、岳王庙,或许能为其增加些许历史文化元素,为投资巨大却人文历史支撑薄弱的新址岳飞城注入历史文化内涵。
  在“荆门宋城”设全玖画室、汪元量山川旅行社、荆门宋史研究院、宋城影院、大宋舞台等文化实体,将一个个南宋故事、佚事如精忠报国、岳飞战杨幺、收复襄阳、战鄂州、风波亭、新城之战、父子太尉、大爱全玖、汪元量云游、大宋挽歌、宋末风云、吴源夫妇双尽节、太尉持节祭英烈、太尉京湖抗元等,制作成小电影、视频或绘制成连环画,创作出话剧、戏剧节目,既提升了荆门人民的创作素养、丰富其历史文化涵养,同时通过上影、上传互联网、发行和排练演出,再现南宋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特别是与荆门有关的历史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如边居谊率在沙洋新城率3000将士抗元血战殉国,太尉全永坚持节“文武丰亨”印信祭拜,全永坚奔走于复州(天门、仙桃)、郢州(钟祥)、襄阳、当阳、荆门、荆州抗元,汪元量云游荆楚大地寻友,展现南宋人民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忠诚、担当、尽责、坚韧等美好品格,不正是闻名遐迩的“杭州宋城”荆门再现吗?
  打造注入历史文化元素的“荆门宋城”,能将“发掘乡邦文化、建设美丽乡村”落到实处,是荆门吸引周边地市游客、提升荆门历史文化品味的大手笔。“荆门宋城”岂能让“襄阳唐城”独领风骚、一枝独秀?
  荆门,应该占有南宋史中应有的位置,应该是南宋文化在杭州外的一枝奇葩。
  四、有助于对接浙江绍兴,促进文化融合经贸发展。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232/wps2.png     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时,浙江对口支援荆门沙洋县。这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互助精神的体现。事实上,绍兴与荆门自宋末至今,一直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情愫。
   新任湖北省副省长盛阅春在绍兴市任上完成了复建“兴福侯昌王庙”的第二期文化工程。绍兴市政府结合体现水乡、老街、古宅、小而美特色黄酒小镇的建设,组织专家考证后,由政府投资430万,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依照旧貌设计,在绍兴东浦古镇核心地带的古庙宇庙基上,恢复了度宗御赐祀奉国丈全昭孙的全氏家庙,现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当地市民的崇信处所、外地游客的打卡点,还是东浦市民举行大型活动的首选地,如图所示。近年绍兴又出巨资,将全玖省亲的行宫现“古斋堂庵”、故居现“全庵庙”修葺一新,成为绍兴旅游、推出黄酒文化的重要文史组成部分和人文景点。绍兴,一个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注重文化古迹保护和乡邦文化发掘的现代文明旅游城市,在加强文物保护、注重历史文化开发方面堪称楷模。
   而荆门市也有源于汉代,宋末绍兴籍太尉栖身的故居,元初就祀奉绍兴籍南宋度宗皇后、全昭孙女儿全玖的兴福娘娘庙。元代古迹遗存在我市已极为罕见,而此庙宇的前身更是建于东汉至东晋时的道观,为我市有迹可寻的最早宗教场所、宗教文化遗存,历史悠久富饶,展示的历朝历代古砖就达10多种,其文物价值不可小视,现也得到了恢复,理应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已在浙江绍兴《越地春秋》和荆门市内多种杂志刊发,见诸世人。如果说全玖、全永坚出生地、前半生在浙江绍兴、杭州,则他们姐弟的后半生或归属地无疑是湖北荆门,只是目前全玖灵榇仍暂厝在河南平顶山。
  荆门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必须发掘全永坚托迹荆土和全玖文化,这是荆门史学界的责任和义务所在。发掘出荆门、绍兴两地共同、相通、相承、互融的历史文化,就为两地建立友好市、县、乡、村(社区)奠定了良好基础。荆门与绍兴各部门逐级对接,加强人文交流、经贸互融互补,就有了先天优势、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作系列文章,且大有文章可作。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是各地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有效方法方式。绍兴市、越城区、东浦镇、南村社区与荆门市、县、乡镇、村对应建立友好市县(区)乡村,进行文化、经贸深度融合,有切入点、有纽带、有共鸣,是可行的。文化经贸发达的东部沿海绍兴,与鱼米之乡的内地江汉荆门,在经济、文化上互补性极强,两地从文化、戏曲到产业、特产都各有优势、各有特色。在加强文化交流的同时,如将绍兴黄酒引入荆门,荆门知名土特产或传统美食引入绍兴,则经济效益立竿见影。
  “宋末太尉托迹处暨兴福娘娘庙”是湖北荆门与浙江绍兴近千年扯不断,目前却需要加强链接的历史文化纽带。发掘宋末太尉托迹荆土史事和全玖文化,打通并连接两地人文交流,加强经贸往来,有利于荆门市与绍兴市、沙洋县与越城区“友好市县”的建立与巩固,是2020年浙江支援湖北荆门(沙洋)抗击“新冠肺炎”建立感情纽带后的再度升华。
  作 者:全新华,医学学士、管理学硕士,荆门市科技专家库成员、荆门市食品药品质量管控专业技术官,资深副主任医师、兼职副教授,南宋史探寻者,荆门市传统文化传播协会宋明专委会主任,现从事市场监管工作。通联:13986979789,微信同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