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文风塔记 摘自焦知云《荆门古碑》上册 辑录 刘芳 文风塔,又名白乳高僧塔。始建于唐广明元年( 880年),坐落在钟祥市城区龙山之巅。塔高48尺,宽30尺,为青砖圆形实心结构。此塔形制特殊,由地宫、塔座、覆体、相轮、宝盖、塔刹构成整体,塔身自下面上逐层递减为二十一重圆环形。宝盖铜制,是三层车轮式的圆盘;塔刹下都有3个铜质元字,象征着乡试、会试、殿试三元及第。塔峰直插云霄,颇具文采之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修文风塔记》碑,高0.88米,宽0.3米,厚0.22米,浅黄色石质。刻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 关栋撰,金愈华书,袁得尊镌。正文阴刻错书14行,满行30字,记叙重修文风搭之缘委。具有史料价值。碑嵌钟祥市郢中街办文凤塔下部覆钵东北壁。笔者2005年6月21日考察拓碑。 [原文] 重修文风塔记 郢门东,龙山上,辉翼度前,炳汉灵旁,魁楼后,临文阁,旧传唐时建塔。据形家言:郢城由艮方人脉,龙山位巽巳,象离明人文攸系,盖千百年于兹矣。或日:此白乳高僧遗址,而不知非也。按邑乘:重明门外高岗,即古兰台,有古塔存焉,实为白乳塔。前明吕隆《兰台》诗云:“宝塔插霄, 仙掌侍观。”此而斯塔非佛骨也!盖信洪武中唐志淳《重修记》,亦只顺募僧意成文,无里居名号可考。古今来浮屠溷儒而谬讹滋甚者,可胜叹哉!国朝嘉庆戊辰春三月塔顶圮,犹存一孝廉两庠彦 捐修姓氏,如其佛骨。何以修?为乡先生屡议重建不果。迄道光甲辰冬,万君廷金、龚君崇训,劝同仁捐资铸造顶盘,工竣,经费力拙,宏规未获。遽复始置之以俟好义者。夫振兴文教,守土德也;恢复旧制,吾辈责也。客岁,贾翰生公祖典郡,下车伊始,肫肫培植土林,议即修复。邑侯陈琴泉先生,雅属同志,爰谕邑绅童君世昌,襄兹盛举,忻然乐从。谨择本年正月十二日动工,三月二十六日蒇事。数十年所未克举者,幸告成功,其人文蔚起机乎!因记颠末并捐修姓名于左。 章映桂、黄兆棠(后38人姓名从略) 邑人关栋记,金愈华书,袁得尊镌。 大清道光二十七年岁次于未四月一日。
文峰塔铭 碑高0.38米,宽0.54米,厚0.12米, 青石质。刻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樊昌运撰,王承祜书,倪蔚祥镌。周边刻有花纹图案。铭文阴刻楷书14行,满行10字,赞颂塔之雄伟,并强调“重在文明,何关僧衲”?具有史料价值。樊昌运,字德庵,博学强识,颇富文采。碑嵌钟祥市郢中街办文风塔下部覆钵西南壁。笔者2005年6月21日考察拓碑。 [原文] 文峰塔铭 郢地龙山,浮图特立。高不可攀,四十余尺。上锐下丰,十有三级。巽巳之方,一支文笔。 乃俗相传,竞名白乳。唐代讫今,前有千古。舍利攸存,辟支可数。备载镌铭,昭兹来许。余闻慈恩,厥有雁塔。进士题名,堪为摹搨。重在文明,何关僧衲?取彼证兹,庶几相合。 邑人樊昌运撰,王承祜书。 道光丁未夏,倪蔚祥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