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宝塔位于荆门城区东宝山太平顶。砖石结构,通高3.3米,底部周长30.6米,七层八角,隔面设窗,攒尖式塔顶。塔内空心,自底层有100级青石阶梯盘旋上至顶层。1956年11月公布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此塔始建年代,塔内二层北壁所嵌元至元五年(1339年)纪彧《重修东山宝塔记》碑云为“宋绍兴辛亥(1131年)”建,清乾隆版《荆门州志》记载为“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和“十三年(593年)”智者禅师建。查遍有关智者禅师的资料,未见有建东山宝塔的记载。清嘉庆版、咸丰版《荆门直隶州志》载,东山宝塔“圮于乾隆五十年间”,“毁折殆尽”, 现存宝塔为清嘉庆十六年( 1811年)重建之塔。笔者1995年4月23日实地考察古塔拓碑时,塔内外共存有古代碑刻10块,是研究东山宝塔沿革的重要史料。 《重修东山宝塔记》碑,高0.54米,宽0.7米,青石质。刻于元惠宗至元五年( 1339年)。系时任荆门州儒学教导纪彧撰并书丹,东山天宁报恩万寿禅寺住持比丘妙珍立。碑文阴刻楷书23行,满行24字,记述了重修宝塔的原委及意义,并提出宝塔建“自宋绍兴辛亥”年(1131年)一说。该碑书法劲健,有欧阳询千字文之遗韵。是荆门仅存的几块重要的元代碑刻之一。笔者1995年4月23日考察拓碑。 [原文] 重修东山宝塔记 荆门州儒学教导纪或敬撰并书丹 东山之塔其来尚矣,自宋绍兴辛亥, 迄今二百余载。至元再元之三年丁丑夏六月,前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荆湖北道宣慰使月鲁不花因公驰驿来适于州。一日, 帅诸郡属同登是山,瞻礼宝塔,因见其座之颓圮,公之心有未慊焉。于是启诚善之心,克捐已俸至元百贯文,重新甃砌,于以壮荆州之胜概,于以足登临之观览。既而遂属天宁报恩万寿禅寺住山比丘妙珍,命匠兴工开山凿石葺之,以董其事。其工金之或不给,住山玉田则以善诱诸郡之贤豪土庶而添力成之。始于次年之正月,越明年春告鸠厥工。属笔小子彧,请纪其事,勒之玉石,传之不朽焉。愚不敏,恳让弗获,敬迹其实而撰次之。其铭曰: 维彼东山,荆岑之间。可瞻可仰,可跻可攀。上建浮屠, 以镇荆峦。其或有圮,既修已完。天长地久,祚我皇元。纪功勒石,亿万斯年。 至元五年国岁在己卯正月日。 旨授智海雄辩大师东山天宁报恩万寿禅寺住持比丘妙珍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