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卢东郭自困,困的是人性! -----读《三国演义》感二 芳 心 这世界有一把筛子,把大部分人筛掉的是人性。成事的人在对人性的驾驭下掌握着局面。袁绍死后,曹操引军追击至冀州。袁绍之子袁谭与袁尚入城坚守,袁煕离城三十里下寨,虚张声势。操兵连日攻打不下。操之谋士郭嘉进曰:“袁氏废长立幼,而兄弟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操善其言,引大军向荆州进军。曹操和郭嘉深知袁绍之子因“废长立幼”不睦,“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的本性,定下“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的战术。这一战术在后来袁谭被曹操征讨求救于刘表,刘表与刘备商量作书与袁氏兄弟时被点破,“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父之获也。” “韩卢东郭自困,遗田父之获”的典故出自《战国策》,《战国策·齐策三》载: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翻译成现代白话,这段话的大意是:齐国要讨伐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四海内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而抓获它们,没有费一点力气,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至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害怕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人性有弱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别人料到,却不自知,不能自我突破。袁谭见操军自退,不服废长立幼之心果然再动,与郭图设计欲杀死袁尚,夺回权力。袁尚与审配识破其计,袁氏兄弟大打出手。袁谭败守平原,假降曹操,使操将兵攻打自己的弟弟袁尚。袁尚与审配见操兵运粮入白沟,明知曹操必来攻冀州,竟定下进兵平原,急攻袁谭,先绝袁谭,后破曹操之策。曹操趁袁尚攻打袁谭之际,以引漳河水淹之计拿下冀州,后以召谭不至为由征讨袁谭。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与其说袁氏兄弟“迷于曲直”,倒不如说他们执着于权力与荣华富贵的争夺。贪求权力与荣华富贵的人性弱点,使他们必然成为“韩卢东郭”,让曹操得“田父之获”。 纵观古今,“韩卢东郭自困”的故事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停止上演:俄乌战争持续至今已有一年半时间,为什么美欧不让停下来?因为他们要让乌克兰这只“东郭兔”跑死俄罗斯这头“韩卢”,获“田父之获”的目的还没有达到。再想想越来越严重的各种社会“内卷”,读书“内卷”,行业“内卷”。。。。。。其实哪个“内卷”不是因为人性的弱点呢?我们多少人没有突破人性的弱点,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着“韩卢东郭”的角色呢? 唉!人性不会轻易进化,历史就总在反复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