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15|回复: 0

探 幽 何 家 天 坑

[复制链接]

1055

主题

2052

帖子

908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086
发表于 2023-7-10 09: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3-7-10 09:51 编辑

探 幽 何 家 天 坑
                                                                                          李勋明2014-8-18
   几年前就听说栗溪镇插旗村仙人岩南有几个天坑,一直想去实地踏勘。八月十五日,在栗溪镇老干部赵京东主任带领下,我们一行五人从镇政府出发,驱车在山道上盘旋了约半小时到达“何家天坑”。
   按照赵主任事先安排,先看何家寨。我们从北门入寨,两个寨门已经倒塌,从门石窝可以看出原来有厚厚的寨门。寨城呈椭圆形,位于何家天坑西边的山脊,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80米,实测海拔607米,城垣基本保持完好,全用片石堆垒,平均宽约3米,高约4米。由于寨中修了三座高高的电讯铁塔,寨内遗迹遭到严重破坏。我们站在何家寨城墙上四望,脚下山峦叠翠,蜿蜒回环,莽莽苍苍,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据村王主任介绍,何家天坑周围3公里以内分布着三坑三寨;三坑,即何家天坑和相邻两个小天坑。三寨,即何家寨、新寨、蛤蟆寨,目前新寨是三座寨子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基本上为原貌。我们瞭望不远处的“新寨”,墙上的城垛隐隐可见,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能前去攀登。
   游览了何家寨,我们沿着山脊北行300米便到了当地人说的“石林”。石林位于天坑北坡,面积约20亩,大概是由于该坡位于北风强风带,所以林木不生,只有稀稀几根杂树。满山除了顽强的青草,便是裸露在草丛中的石林了,它们历经数万年风雨侵蚀而呈灰白色,人游其间,会感到每块石头都是一件精致的景物。它们千姿百态,或立如斧劈,或削如战剑,或列如兵阵,或盘如虬龙,或卧如羔羊,或伏如猛虎。村王主任告诉我们,有不少开发商想用高价来买下这座山,挖走这些奇石,村委会都没同意,他们要把这片珍贵的石林保护好,留给子孙。在现场确实没有发现石林被盗挖的痕迹,可见村委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石林下来,进入何家天坑,下坡处有一石砌小庙,据说过去经过的人都要烧香,我观察应为土地庙,因为明清时期的乡规每十户必须修一土地庙。下到坑底的路途上有一棵高约20米的百年老栗树,可惜已枯萎,只剩下孤干。还有一棵更粗的老栗树倒在地上,其树的空心可容一人,可见这两棵古栗树都是虫蛀死的。
  何家天坑四面皆山,上下落差近百米,山体植被均为杂灌,树林中隐有层层梯田,可见这里昔日曾经是人类栖居旺地。几十头青牛在坑内的荒田里悠闲的啃着青草,身上全滚得泥乎乎的,在这僻壤之地,也许牛们很少见到人,一个个好奇的望着我们。有两头大牯牛昂头怒目的似乎要上来驱赶我们,我们大声一吼,它们还是吓得跑了。随行的包村干部杨主任告诉我们这些牛是山下农户野养的,让它们在天坑内年复一年的自由繁殖,到时候只卖就行了。
   在天坑里转悠,还发现两处老屋场,那石磨、石碾静静躺在杂树中,诉说着老屋场的岁月苍桑。一口小堰塘被牛滚成了混水,一口古井由于长期无人饮用,虫子浮游,水质显的混浊。天坑最低处有一条十多米长的石砌水渠,平行注入一涵洞。村王主任介绍,涵洞内几米处便是下水洞,天坑内所有积水全经过这个涵洞流入消水坑。先民怕人畜掉进消水洞,故用石板盖上洞口,修这段暗渠入坑。看到这个涵渠我们不免为古人的聪明智慧而生敬意。
   “何家天坑”名字始于何时,顾名思意,原必有何姓人家居住过,他们去了哪里,村里人能知道的只有赵姓人家住过。赵主任介绍天坑有田约20亩,原来两户人家姓赵,搬走已二十多年。十几年前栗溪镇在天坑建羊舍,喂羊二百多头,但不知为什么羊容易死亡,成活率只有百分之六十,请专家来诊断也说不出所以然,不得不放弃喂羊,遗下的几幢羊圈已摇摇欲坠。
   根据本人观察,何家天坑实际上是位于荆山山脉山脊上的一块盆地,天坑的形成,乃荆山主脉东西两个版块挤压而成。古人为何在这荆山山脊上垦山辟田,工程之浩大,非一代人所能完成,是躲避战乱,还是与气侯有关,不得而知。
   何家天坑现代旅游价值较高,坑内原来种植过水稻,可见坑底粘土结构较强。我想如果用混凝土封堵消水洞,让其在山顶形成一个自然湖泊,再于天坑周边布置几处游人小憩景点,把何家天坑与仙人岩连片开发成为旅游景点,可以让何家天坑焕发出新的神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4-12 14:51 , Processed in 0.05301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