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祭屈原
李 勋 明 2012-07-11 18:14:28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时代,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
端午节吃着粽子的人们似乎多已忘却端午与屈原的关系,正如唐人褚朝阳所写: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多数人能记住的或许仅仅是一位名叫“屈原”的“爱国者”,但事实上,这是对屈原最大的误读,真实的屈原既非“沾沾于一家一姓的奴才”,更非怀抱国仇家恨的哈姆雷特。他的骨血之中,承载的是自贵族时代延续下来的贵族风骨与良知,以及以知识与学养淬炼出的对真理、文明的永恒追求。所以,闻一多将他视作“挣脱枷锁变成人”的“奴隶”。他的自沉,既是对物欲横流功利时代的最后反抗,也是对人格独立的渴望,更是对思想自由的向往,他真正代表着我们民族的“心”。而今,遗忘屈原的中国人,“心”又在何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哀民生之多艰兮,独掩涕而长叹息!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一个有风骨有气节的思想家,
一个浪漫而现实的诗人,
不被物欲横行的社会见容于世,唯自沉以表,
带着他无限的爱与恨,走向他理想的天国。
但愿天堂里有公平正义,祥和与真爱。
粽子里没有了屈原,食物中增加了化学。
劳动在哭泣中支撑,金钱在感恩中疯狂。
沉下去的很容易泛起来,冲动一下又沉下去!
绝不向时代妥协的屈原:物欲横流中以生命坚守道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