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子,贾探春
苏 耘
民间有个说法,一个家庭中,排行三的孩子特别有出息,俗称“三尖子”,曹公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把个贾探春排在了行三。不是吗,在贾家四个女儿中,元迎探惜,探在第三位,曹公,我想,他是极喜欢探春的,要不然,怎么红楼女儿中只有她的命最好呢!我也是最最喜欢探春的,曹公啊,我算不算得上你的知音呢!谁解其中味,我是不是解的了你的味呢? 先说曹公的意思,他借探春的口不知说了多少遍,但凡我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早就出去立一番事业了,可见探春是曹公心中能够济世安邦的栋梁之材。有人要说,王熙凤不是更有才华,更能杀伐决断,纵横捭阖吗?错,王熙凤故然有才,但是她太无德,贪赃枉法,心似毒蝎,两面三刀,整个一贾府的坍塌,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罪于她。所以,曹公把她写将出来,是作反面典型的,而探春就不同了。首先,说探春,她最好的品质就是正直,有公心,她是非常热爱她的家庭的。那年抄家时,只有她哭着说的一句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要死必定是从内部先杀起,只有她有洞察力,早就看到了大家族的破败之源,所以她忧心如焚。 一个家族,折射出一个社会。当时的贾府,没一处是干净的,除了大门前的一对石狮子。自古道“成由俭,败由奢”,这红楼梦描写的贾府实景,从古到今都是有借鉴意义的,这又是曹公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遗产,不知有人懂不懂其中的味,嗯! 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一个大厦将倾的国家,是多么需要一个有正义,有公心,有力量的巨人来支撑危局,扭转乾坤啊!很多人都说贾宝玉是封建逆子,其实曹公对贾宝玉是恨铁不成钢的,这一点,很多人体会不到,我是深深地体味了。这时,贾探春出场了,她承载着曹公的殷切希望!在探春理家这一章节里,就表现出了她不同凡响的治家才能。首先,那些婆子们看她是个年青女孩儿,就想糊弄她,谁知,只三四天后,几件事过手后,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只不过言语安静,性情和顺而已! 最称道的是她的亲舅舅死了。安葬费的处理,婆子糊弄她,想看她的笑话,谁知她坚持要吴婆子找出旧例,照章办事,绝不因是她的舅舅就多给银子,这里就显出她的公心来了,连王熙凤都想让她多支一点银子,她坚持照章办事!这一下,她的亲娘赵姨娘不干了,又哭又闹的给探春下不了台,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她的决策。她受到了众人的赞服,连王熙凤都对她刮目相看,后面一系列的兴利除宿弊的改良行动,给贾府吹来一阵清风,维持了贾府短暂的风光。 探春在书中最出彩的一出戏是抄家一回,王熙凤带着恶奴王善保家婆,到大观园中各户女儿家,一路顺溜,任凭她们翻检,谁知到了探春家,就不是那回事了。她早就把箱笼哐铛一声打开,你们搜吧,王熙凤连忙赔小心,那个王婆子不知趣,上去拉扯探春的衣服,“啪”的一巴掌早已涮到王婆子的脸上了,解气啊,每每看到这一节,我就为探春击节叫好!好一个不畏邪恶,不畏强权,勇敢无畏,反应敏捷的三姑娘,好一朵娇艳欲滴,凛凛然不可侵犯的带刺的玫瑰花儿! 探春,还有一个很值得称道的才能,在贾赦要娶贾母的大丫环鸳鸯做小妾那一章,贾母大发脾气,怪罪王夫人,众人都不敢吱声,这时,三姑娘想,只有女孩儿说了,一句话“这事与小婶子何干?”,贾母想是啊,伯子哥的事小婶子如何知道呢。后来,王熙凤看贾母气消了,才逗趣,老太太会调理人,把人儿都调成水葱似的,谁都喜欢啊,一句话说的贾母,立展欢颜。探春这个才能,我认为是糊灯笼的才能,别人都糊不拢的时候,她一句笑话就圆糊了,机敏的三姑娘! 探春还很有组织才能,她知道大观园中的女儿们喜欢吟诗斗才,她就组织赛诗会,让众姐妹们尽显其才,她甘为人梯。 探春是冷眼看世事,心中一片热肠的人,抄家时,她保护好她的丫环不受侵犯,黛玉临终时,她守在她身边,重情重义的良善人! 探春在大观园中,虽然是庶出,她的为人,她的机敏,她的才干,得到贾母、王夫人等一干人的喜欢。在她的婚姻大事上,她们是很费了心力的,所以红楼女儿中她的归宿是圆满的。远是远了点,夫妻恩爱是真的,我也以为是曹公偏爱她之故。可以想像她婚后的生活是多么惬意,谁娶到她都能兴家旺业,一派祥和圆融之气! 探春最可贵的品质就是爱家爱国、正直、公平、勇敢无畏、重情重义,有了这些品质再与她的杰出才能结合起来,就是一个有英雄气的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是可以担负起家国兴亡的人。这样的人,是我们国家、民族、家庭之希望!这就是我理解的探春,我最最热爱的探春!
苏耘 通联 荆门追远伏羲学校
|